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馬麗 魏艷 趙竹青)201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今天在京舉行。46項科研成果獲得該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其中來自清華大學張堯學團隊的“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獲自然獎一等獎,哺乳動物多能性干細胞的建立與調控機制研究等45項成果獲二等獎。
該獎項自2000年以來13年中,一等獎曾經9次出現空缺。
獲得今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透明計算”的概念,突瓴了傳統馮,諾依曼結構;研制了超級操作系統(Metaos),可管理Windows、Linux、iOS等操作系統在R的網絡資源;提出了二系列高可靠協議研制方法和研制了NSAP和MRBP等底層協議;取得了二系列原創性、系統性創新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重大影響,對解決國家網絡安全和操作系統技術長期受制于人的問題有重大意義,已在Intel、騰訊等公司獲得應用和受到高度重視,具有很強的學術和產業化前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擴展了馮諾依曼結構,包括將網絡帶寬虛擬成總線,存儲、運算與管理分高以及將存儲計算改變為流式計算等,從而使用戶從繁雜的應用程序和管理中解放出來,只用小終端即可無縫透明地共享各種操作系統和網絡服務;提出和研制了運行在各種操作系統之下、主板之上的超級操作系統,動態管理自治域網絡內包括傳統操作系統等在內的各種資源,打開了硬件和操作系統之問的“黑匣子”,能夠在這一層次上設計出防止針對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攻擊和安全漏洞的保護程序;可望形成跨操作系統和跨芯片的互連標準,并使各廠家的操作系統和CPU芯片透過超級撮作系統進行無縫透明連接,實現跨平臺服務共享;提出和建立了邏輯化綜合設計理論及方法,能防止和檢測協議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多種邏輯錯誤,設計和開發了兩種透明計算的底層傳輸訪問協議;保證了系統運行的可靠性數據與程序以及中性斷指令的傳輸;提出和建立了網絡計算系統性能優化、評估和容錯方法,保證了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安全。
據悉,經過嚴格評審,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318項成果、8位科技專家和1個外國組織。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