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科研院所招聘 >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誠聘高層次人才

關注微信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誠聘高層次人才

時間:2012-10-23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電子所)創建于1956年9月,是根據國務院制訂的我國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和發展“無線電電子學”等新技術的四大緊急措施建立的我國第一個電子與信息科學技術的綜合型研究所。

在微波成像技術方面,電子所于1979年9月17日獲取了我國第一幅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時至今日,電子所已發展成為國內星載SAR、機載SAR以及遙感信息處理領域最重要的研發機構之一;在微波電真空器件方面,電子所研制的器件已成功應用于衛星、雷達、火箭和大科學裝置等整機系統,其中大功率速調管和空間行波管研究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電子所已成為我國微波電真空器件研制和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地理空間信息技術方面,電子所的衛星遙感地面處理系統技術、總體技術以及衛星遙感圖像解譯的業務化應用處于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地球探測方面,電子所面向國家需求,正在開展嫦娥三號測月雷達、探地雷達、穿墻成像雷達、地球物理電磁勘探裝備、電離層探測與成像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高功率氣體激光器的高重復頻率脈沖CO?激光研究、高功率可調諧脈沖CO?激光技術研究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可編程信號處理器件與技術方面,電子所自主研發成功高端可編程芯片“慧芯1號”和“慧芯2號”及其應用軟件,處于國內可編程片上系統(PSoC)研究的領先地位;電子所研制的電場傳感器、SPR生化分析系統、小型固態pH傳感器、生化微傳感器集成芯片系統等方面處于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

電子所始終致力于在其各個研究領域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今后,電子所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更加努力的工作,為電子科學的發展、為國家的繁榮和人類的進步做出新貢獻。現根據電子所的發展需要,面向海內外誠聘國家“人才”和“青年人才”優秀人才。

“人才”和“青年人才”招聘啟事

一、招聘依托部門及方向

1.部門簡介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傳感技術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北方基地)成立于1987年,是國內傳感技術領域最早成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致力于提高我國傳感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我國傳感技術的應用和產業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實驗室具有電子學、信息技術、微納制造技術、生物、化學、材料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以基于微納加工技術的微傳感器和微系統為主要研究方向,側重進行傳感器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術、新器件、新系統的研究,具有一流的研究團隊、先進的儀器設備及科研條件,先后承擔和完成了“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項等一批國家級科研項目,在新型傳感器和微系統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和較強競爭力的傳感技術國家級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

2.招聘方向:微納傳感器與微系統、微納制造技術。

二、“人才”招聘要求

1. 恪守科學道德,學風正派、誠實守信、嚴謹治學,能獨立開展科研項目,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

2. 年齡不超過50歲,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引進后全職在華工作;

3. 在國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相當于教授職務的專家學者或在國際知名企業擔任高級職務的專業技術人才;

4. 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能把握本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具有長遠的戰略構思,能帶領一支隊伍在國際科學前沿從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新成果;

5. 在本學科領域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做出過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有影響的論文,或掌握關鍵技術、擁有重大發明專利等。

三、“青年人才”招聘要求

1. 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學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經歷;或在國內取得博士學位,在海外從事教學或研究工作5年以上。年齡不超過40周歲;

2. 回國(來華)前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或知名企業研發機構有正式教學或科研職位;

3. 為所從事科研領域同齡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為該領域學術或技術帶頭人的發展潛力;

4. 對博士在讀期間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應屆畢業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績的,可以破格引進;

5. 引進后全職回國(來華)工作;

6. 申請者需要提供3封國外同行專家的推薦信。

四、待遇

1. 入選國家“人才”和“青年人才”后,享受國家規定的相應待遇以及中科院對“人才”和“青年人才”入選者的各項待遇;

2. 享受特殊人才協議工資,工資待遇可面議;

3. 提供科研啟動經費、辦公和科研實驗條件。

五、應聘材料

1. 個人簡歷(包括主要工作業績,聯系方式及近期免冠照片);

2. 發表的論著目錄(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引用情況及3篇代表性論著;

3. 應聘后的工作設想、計劃和要求;

4. 相關證明材料(重要成果的證明、國內外任職情況證明、學歷證明、獲獎證明等)。


六、聯系方式

有意者請將本人應聘材料電子文檔發至以下電子郵箱:

wyr@mail.ie.ac.cn

cclu@mail.ie.ac.cn

shxia@mail.ie.ac.cn

聯系人:

盧蔥蔥 人事教育處 處長,電話 +86-10-58887028

夏善紅 傳感技術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北方基地)主任, 電話 +86-010-58887180

“百人計劃”招聘啟事

一、招聘學科及主要研究方向:

(一)招聘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1名)

研究方向:

1. 微波成像新體制中的雷達信號處理理論和方法;

2. 稀疏信號處理及其在微波成像應用中的重要理論、關鍵技術及其科學實驗研究。

依托項目:稀疏微波成像的理論、體制和方法研究

(二)招聘學科:激光技術、物理電子學、光學工程(1名)

研究方向:

1.新型先進激光器關鍵技術; 2.激光應用。

依托部門:高功率氣體激光技術部

(三)招聘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1名)

研究方向:

1.SAR系統/高分辨率多模式SAR信號實時處理;

2.寬禁帶MMIC技術/微波電路與系統微組裝與封裝技術。

依托部門:航天微波遙感系統部

(四)招聘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1名)

研究方向:

1.面向認知的整體性和層次性特點,研究媒體對象的層次性表理論,建立整體性感知的計算模型;

2.面向媒體數據多性對象特點,分析媒體數據多性的形成機理,研究面向多叉性對象的機器學習理論與方法;

3.研究符合認知機理的多模態高維異構媒體數據的特征提取與描述研究。

依托項目:973項目數字媒體理解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五)招聘學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1名)

研究方向:

1.電磁散射與逆散射新方法研究;2.超寬帶電磁成像方法與技術研究。

依托項目:超寬帶穿透成像雷達技術、測月雷達等

二、應聘條件:

(一)應聘人員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 , 或自愿放棄外國國籍來華或回國定居的專家學者。

2.獨立主持或作為主要骨干參與過課題(項目)研究的全過程并做出顯著成績;或曾作為國內外大科學裝置設計、科技平臺建設及運行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并做出突出貢獻。

3.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能把握本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具有長遠的戰略構思,能帶領一支隊伍在國際科學前沿從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新成果;或帶領技術團隊為科研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在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推動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一流成果。

4.在本學科領域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做出過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有影響的論文,或掌握關鍵技術、擁有重大發明專利等,其研究水平足以擔當我所的學術或技術支撐帶頭人。

5.恪守科學道德,學風正派、誠實守信、嚴謹治學、尊重他人,具有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而艱苦創業的奉獻精神。

6.年齡一般不超過 40 歲;對于從國內招聘的人員及從海外招聘的具有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的人員,年齡可放寬到 45 歲。

(二)來自國外的應聘人員需獲得博士學位后有連續 4 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經歷,一般應在國外獲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

(三)來自國內的應聘人員應具有研究員(或教授)專業技術職務,并在本領域已取得有一定影響的科研成果。

(四)項目“百人計劃”崗位招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屬相關科技創新基地的重大項目或重要方向項目首席科學家崗位。

三、應聘材料:

1.應聘者向人事教育處提出申請,并填寫相關表格、個人簡歷。

2.提供 2 位國內外知名專家推薦函、發表文章的收錄和引用情況的檢索證明、 2-3 篇代表性論文復印件、國內外任職情況證明材料、博士學位證書等相關材料。

3.對應聘后開展工作的設想。

四、應聘后待遇:

1.支持一定強度的科研經費。

2.享受“百人計劃”相關待遇和崗位津貼 。

3.可 聘為創新崗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4.“ 引進國外杰出人才”入選者可報銷回國的路費及行李托運費。

5.其它面議。

五、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人事教育處

聯系電話:0086-010-58887028

E-mail:cclu@mail.ie.ac.cn

聯系人:盧蔥蔥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19號(郵編:100190)

網址:http://www.ie.cas.cn/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