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科研院所招聘 > [2016屆1738]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招聘信息

關注微信

[2016屆1738]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招聘信息

時間:2016-06-21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 作者:

研究所 簡介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是專門從事農業環境領域科學研究與產業化研發的國立科研機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中國農業科學院本部。  

    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研究所始終圍繞國家農業發展重大需求和農業環境學科前沿,主要開展農業環境領域基礎、應用基礎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建立了農業氣象學、農業水資源學、農業環境工程學、農業生態學和納米農業技術應用等學科體系,形成了農業溫室氣體與減排固碳、氣候變化與農業氣候資源利用、農業氣象災害防控、生物節水與旱作農業、農業水生產力與水環境、退化及污染農田修復、農業清潔流域、畜牧環境科學與工程、設施植物環境工程、多功能納米材料及農業應用等科技創新團隊。2006年以來,研究所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在2010年全國農業科研機構綜合科研能力評估中,研究所在農業環境領域排名第一。目前研究所是國際園藝學會溫室工程專業委員會主席單位、國家氣候談判農業領域唯一技術支撐單位、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總體專家組唯一農業領域專家單位、農業部農業防災減災專家指導組組長單位、農業部旱作節水農業項目專家組組長單位、農業部外來入侵生物環境風險領域咨詢專家組組長單位、農業部農業環境學科群建設牽頭單位、納米科技領域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農業領域第一個項目組織單位、基礎農學農業資源學和農業環境學牽頭編寫單位、全國農業環境科研協作網組織牽頭單位、全國農業環境科研與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牽頭單位等。

為加快現代院所建設和全面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根據研究所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現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及其團隊加盟!具體事宜公告如下:

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2016年度“高端人才及團隊”招聘啟事http://www.sciencehr.net/uploads/ieda/index.html  

2、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青年英才計劃”人才招聘公告http://www.sciencehr.net/uploads/ieda/job1.html

3、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2016年博士后招收公告 http://www.sciencehr.net/uploads/ieda/job2.html

2016年度“高端人才及團隊”招聘啟事

氣候變化與農業適應、農業溫室氣體與固碳減排、農業災害與抗災減損、旱作農業與農業水分高效利用、農業水生產力與水環境、畜牧環境科學與工程、設施植物環境工程、退化及污染農田修復、納米技術與新材料農業應用、環境微生物學與生物技術應用、農業清潔流域與生態環境安全、智慧農牧業與現代農業裝備、農業環境健康品創制等。

二、招聘對象

領銜科學家:全職方式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人才”入選者,“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外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具有教授職務或相當水平的高端人才。

特聘研究員:全職方式引進45周歲以下、國外具有助理教授及以上職務、國內知名大學具有教授職務或相當水平的優秀人才、國家“青年千人”入選者、中國農科院“青年英才”入選者。國內領域的知名教授以及研究所急需人才,年齡可以適度放寬。

客座研究員:以短期聘任方式引進領銜科學家人才,聘期內保證每年來所工作時間不少于3個月,且每次來所需連續工作1個月。

青年英才:全職方式引進40周歲以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年齡可放寬到45歲左右)、符合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英才計劃”管理辦法中A類、B類、C類不同類型崗位的基本條件的青年人才【詳見中國農業科學院網“青年英才招聘公告”( http://www.caas.cn);(http//www.ieda.org.cn)】

科研團隊:以國外知名大學(科研機構)的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或相當水平的高端人才為帶頭人組建的學術團隊;團隊骨干成員具有合理的年齡結構和專業結構;團隊骨干成員須全職來所工作。

三、相關待遇

領銜科學家、特聘研究員 、客座研究員聘期待遇面議。

科研團隊  根據工作需要及團隊規模,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費和平臺建設經費,滿足團隊所需的科研辦公條件;在研究所授權范圍內,團隊帶頭人根據需要,自主選聘團隊成員。團隊帶頭人參照“領銜科學家”或“特聘研究員”標準享受個人待遇;其他成員個人生活待遇根據評估結果參照研究所相關規定執行;團隊所需的其他待遇面議。

青年英才  享受“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青年英才計劃”人才招聘公告”所述待遇。

四、招聘程序

1、申請者提交申請材料

(1)應聘“領銜科學家”職位的,請提交以下材料:

  • ① 個人詳細簡歷1份;
    ② 研究業績綜述1份;
    ③ 發表論著清單及近五年5篇代表論著全文掃描件或復印件;
    ④ 科研項目、獲獎及專利情況等證明村料的掃描件或復印件;
    ⑤ 學歷學位證書、國外任職證明材料掃描件或復印件;
    ⑥ 國際學術任職、社會兼職證明材料的掃描件或復印件;

(2)應聘“特聘研究員”的申請人員,請提交以下材料:

  • ① 個人詳細簡歷1份; 
    ② 發表論著清單及近五年5篇代表論著全文掃描件或復印件;
    ③ 科研項目、獲獎及專利情況等證明村料的掃描件或復印件; 
    ④ 學歷學位證書、國外任職證明材料掃描件或復印件; 
    ⑤ 國際學術任職、社會兼職證明材料的掃描件或復印件; 
    ⑥ 3封同行專家推薦信。

(3)應聘“客座研究員”的申請人員,請提交以下材料:

  • ① 個人詳細簡歷1份; 
    ② 學術任職、社會兼職證明材料的掃描件或復印件; 
    ③ 3封同行專家推薦信。

(4)應聘“科研團隊”的,請提交團隊帶頭人和骨干成員的詳細個人簡歷、最高學歷學位證書、任職證明及能反映團隊業績的學術成果證明材料。

(5)應聘“青年英才”的,按照“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2016年青年英才招聘廣告”要求提供相關材料。

2、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初審

對應聘“領銜科學家”的申請者,初審通過后,研究所提供1次來所考察交流的國際往返旅費。指派專人按照本年度申報要求,協助準備申報材料。
對應聘“特聘研究員”的申請者,審核通過后,發出面試通知。歡迎進入面試環節的人員陪家屬一同來研究所考察,考察期間,研究所提供食宿。

3、應聘人員在學科或團隊進行學術交流。學科或團隊研究討論。

4、研究所組織專家面試評審。

5、黨政聯席會議研究審定。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姬軍紅  +86-01-82109499 、劉國強 +86-01-82105989

E-mail:hfshr@caas.cn、rsc_jijunhong@163.com 

網址:http://www.org.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 中國農科院環發所人事處  郵政編碼:100081

 “青年英才計劃”人才招聘公告
一、招聘崗位和應聘條件

研究所長期招聘滿足以下基本條件和各崗位應聘條件的青年英才。  

(一)基本條件

1. 熱愛農業科研事業,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嚴謹的學術作風,積極向上的團結協作精神。

2.全職在崗工作。年齡一般不超過40歲,身體健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年齡可放寬到45歲左右。

3.招聘崗位人員應符合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英才計劃”管理辦法中A類、B類、C類不同類型崗位的基本條件【詳見中國農業科學院網“青年英才招聘公告”( http://www.caas.cn)】。“青年英才計劃”人才類別是指:海外杰出青年人才(以下簡稱A類)、國內優秀青年人才(以下簡稱B類)、“青年人才”人才(以下簡稱C類)。

4.A類候選人獲得博士學位后有連續3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經歷,在本學科領域開展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本領域重要核心刊物發表過有影響的論文,或擁有重大發明專利、掌握關鍵技術等。B類候選人應具有博士學位,并在國內高校或科研院所擔任教授(或研究員)職務。C類人選應具備國家“青年人才”人選條件。

(二)各崗位研究方向及應聘條件

序號

研究方向

設置崗位名稱

計劃引進
人才類別

基本任職條件

1

農業溫室氣體與減排固碳

溫室氣體排放模型開發

A

1.具有土壤學(或應用氣象)博士學位。
2.獨立主持或作為骨干成員參加相關領域的研究項目,熟悉本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并能提出創新性科學研究命題。3.以第一作者發表有影響的SCI論文5篇或者累計影響因子15.0以上。

2

農業溫室氣體與減排固碳

農業固碳減排

B

1.具有農業資源與環境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
2.主持相關領域國家級課題,熟悉本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并能提出創新性科學研究命題。
3.以第一作者發表有影響的SCI論文3篇以上或者累計影響因子10.0以上。

3

氣候變化與農業氣候資源利用

農業適應氣候變化風險管理對策研究

A

1、獲得本研究方向相關學科博士學位;
2、具有氣候變化農業影響的風險評估及對策的相關研究經歷,獨立主持或作為骨干成員參加過相關研究項目;
3、以第一作者或同學作者發表有影響力的SCI論文5篇以上或累計影響因子15.0以上。

4

氣候變化與農業氣候資源利用

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構建

A或B

1、獲得本研究方向相關學科博士學位;
2、具有從事農作物適應氣候變化實驗的研究經歷,獨立主持或作為骨干成員參加過相關研究項目;
3、以第一作者或同學作者發表有影響力的SCI論文5篇以上或累計影響因子15.0以上。

5

農業氣象災害防控

農業災害監測預警及災損評估

A

1.具備堅實的氣象、信息技術等專業基礎,具有復合專業背景和閱歷者優先錄用。
2.熟悉農業災害監測預警與多源數據處理技術前沿發展動態,并具有較強的網絡信息技術研發或應用能力。
3.在涉足領域具有獨立研究經歷和創新性見解,具有較強國際合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 論文5篇,或者SCI/EI 10 篇。

6

生物節水與旱作農業

旱作農田作物高效用水的界面過程及其調控機制 或 旱作農業關鍵技術設備與區域模式

A或C

1.具有作物生理相關學科博士學位。
2.在作物生理,尤其在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調控領域具有較為系統的研究工作經歷,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有影響的SCI論文5篇以上,或累計影響因子15.0以上,或擁有重大發明專利、掌握關鍵技術等。 

7

農業水生產力與水環境

土壤氮轉化

A

1.具備微生物(或土壤農業化學專業)博士學位。
2.對本領域前沿發展具有獨到見解、并能提出創新性科學研究命題。
3.在相關領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有影響的SCI學術論文5篇以上,或累計影響因子在15.0以上。

8

農業水生產力與水環境

水生產力模型模擬

A

1.具備農業氣象(或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2.對本領域前沿發展具有獨到見解、并能提出創新性科學研究命題。
3. 在相關領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有影響的SCI學術論文5篇以上,或累計影響因子在15.0以上。

9

退化與污染農田修復

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

A

1.具有環境科學(或土壤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獨立主持或作為骨干成員參加相關領域項目,熟悉本領域前沿動態并提出創新性科學研究命題。
3.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有影響的SCI論文5篇以上,或累計影響因子15.0以上。

10

農業清潔流域

流域水土過程與農業環境演變

A或C

1、具有地貌、水文學或土壤學博士學位。
2、對本領域前沿科學問題及其發展有獨到見解,并能提出創新性科研命題。
3、在國外具有從事本研究方向的研究經歷。
4、以第一作者發表有影響的SCI論文5篇以上,或累計影響因子15.0以上。

11

農業清潔流域

農業流域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水土管理

A或C

1、具有生物地球化學、水文學或土壤學博士學位。
2、對本領域前沿科學問題及其發展有獨到見解,并能提出創新性科研命題。3、在國外具有從事本研究方向的研究經歷。
4、以第一作者發表有影響的SCI論文5篇以上,或累計影響因子15.0以上。

12

畜牧環境科學與工程

畜禽養殖清潔生產與廢棄物轉化利用

A

1.具有環境工程(或生物環境工程、或農業工程、或環境化學、或環境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
2.獨立主持或作為骨干成員參與過項目(或課題)研究,對本領域前沿發展具有獨到見解、并能提出創新性科學研究命題。
3.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 論文5篇,或者SCI/EI 10 篇。

13

設施植物環境工程

設施可再生能源利用

A或B

1.具有扎實的工程熱物理專業基礎,在太陽能熱利用工程領域有一定知名度。在國外獲得工程熱物理學(或物理學、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學)博士學位。2.獨立主持或作為骨干人員參與過太陽能熱利用方面的科技項目。3.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或者SCI/EI10篇。

14

設施植物環境工程

設施園藝工程

A

1.具備設施園藝、生物環境工程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熟悉設施園藝領域前沿發展動態。
2.獨立主持或作為骨干人員參與過設施園藝科技項目,在同行業內有一定知名度,擅長國際交流合作。
3.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或者SCI/EI10篇。

15

多功能納米材料及農業應用

農業納米材料制備

A或B

1.獲得化學(或農藥學、或納米材料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具有納米材料的合成與應用(或納米藥物學、納米生物技術與納米農業等相關領域)研究經驗。
3.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發表有影響的SCI論文5篇以上,或累計影響因子20.0以上。

 

二、聘期待遇

(一)研究所聘任候選人享受的待遇和經費支持

1.在候選期內,引進人才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待遇外,享受相應的崗位補助。

2.向青年英才候選人提供不少于1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

3.為引進人才提供租住面積為60-100m2的單元住房1套。 

4.協助做好引進人才家屬的安置、子女入托、上學及生活等問題。

(二)入選者享受的待遇和經費支持

1.入選人員到崗工作1年后參加中國農業科學院擇優支持評審,評審通過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專項為A、B類入選者提供200萬元科研啟動費和100萬元儀器設備費。為引進的“國家杰青”提供300萬元科研啟動費和300萬元儀器設備費;對研究所獲批的“青年人才”人才,除了國家提供的支持條件外,中國農業科學院專項再提供100萬元科研啟動費和200萬元儀器設備費。科研啟動費和儀器設備費可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適當調整。

2.進入擇優資助范圍后院里按照100平米住房標準為入選者提供安家費補助(根據北京市上一年度商品房銷售均價折算,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或優先安排購買中國農業科學院自建的政策保障性住房。

3.入選者在計劃執行期內,除享受研究所該崗位正式職工的工資、福利和醫療等待遇外,可再享受10萬元/年的崗位補助。國家杰青享受20萬元/年的崗位補助。

三、招聘程序

1.報名申請。申請者按照要求提交應聘材料,全年受理。

2.資格審查。人事處負責對申請人員資格審查,審查通過者定期組織面試答辯。

3.面試答辯。研究所青年英才計劃招聘委員會進行面試答辯考核。

4.研究所所長辦公會議討論確定中國農業科學院備案候選人并公示。

5.向中國農業科學院報送備案候選人評審材料,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評審。

四、應聘材料

申請者須通過電子郵件或普通郵件提交以下材料:

1.《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英才計劃”*類候選人備案表》,點擊可下載。

2.申請人提交至少兩封國內外相關領域知名專家推薦信。其中A類候選人須有一封國外相關領域知名專家的推薦信。

3.學歷學位證書、身份證(護照)、代表論文、著作、獲獎證書或專利等相關證明的復印件。至少提供3篇代表性學術論文復印件。

五、聯系方式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人事處。

電子郵箱:hfshr@caas.cn、rsc_jijunhong@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 (請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青年英才計劃”字樣)

聯系電話:+86-01-82109499

聯系人:姬軍紅

郵政編碼:100081

熱忱歡迎有志于從事農業環境領域科學研究的人士應聘!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2016年博士后招收公告
一、招收計劃

序號

創新
團隊

合作導師

擬招
人數

一級學科

研究方向

研究內容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1

農業溫室氣體與減排固碳

李玉娥

1

作物學

農業氣象與氣候變化

農田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

李玉娥:010-82105615  
liyue@caas.cn 
  yueli@ami.ac.cn

2

高清竹

1

作物學

農業氣象與氣候變化

農田和草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

高清竹:010-82109436
gaoqingzhu@caas.cn

3

陳敏鵬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區域養分流動及其環境影響

在區域、國家和全球等大尺度上研究養分流動,提出評價指標并對相關政策進行定量評估

陳敏鵬: 
chenminpeng@caas.cn

4

氣候變化與農業氣候資源利用

許吟隆

1~2

作物學

農業氣象與氣候變化

1.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風險評估;       2.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構建

李闊:010-82109766   
hqlk2000@163.com

5

賀勇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作物與環境交互作用

作物對干旱和熱脅迫的適應機理研究

賀勇:010-82106004 
heyong01@caas.cn

6

農業氣象災害防控

孫忠富

1

作物學

1.農業氣象與氣候變化;2.農業環境監測技術

1.農業災害診斷評估技術與方法;          2.農業環境與災害監測預警及智能決策系統

孫忠富: 010-82105990  
  sunzf@263.net 
sunzf126@126.com
  杜克明: 010-82106008
dukeming@126.com

7

劉布春

1

生態學

農業氣象災害風險

農業氣象災害損失評估方法與風險轉移技術研究

劉布春:010-82105611
  liubuchun@caas.cn 

8

游松財

1

作物學

農業減災

高溫對水稻玉米小麥的危害的預警與災損評估

游松財: 010-82106692 
yousongcai@caas.cn

9

生物節水與旱作農業

梅旭榮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生物性節水與旱地農業

主要研究農田水分動態農田水分平衡及調控技術、農田水肥轉化利用的界面過程和驅動機制,水肥高效轉化耦合效應等

郝衛平:010-82106793
haoweiping@caas.cn

10

張燕卿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旱作節水農業

1.土壤碳氮水協同提升機理;2.微生物在養分循環中的作用機理;3.旱作節水農作制度

劉恩科:010-82109773 
liuenke@caas.cn

11

鐘秀麗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生物性節水理論與技術

鑒選蒸騰效率差異顯著的基因型,研究隨水分條件變化作物光合作用與蒸騰作用響應氣孔運動的特征,從生物膜穩定性調節、光合作用關鍵酶激活特性、水分通道蛋白方面揭示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機理。

鐘秀麗:010-82106023
zhongxiuli@caas.cn   

14

王耀生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農業水資源與環境 

1.作物抗旱生理生態;2.作物水肥高效利用;3.節水灌溉理論與新技術

王耀生:010-82106004 
wangyaosheng@caas.cn

15

農業水生產力與水環境

李玉中

2

農業資源與環境

1.農業干旱;          2.環境穩定同位素

1.抗旱內生菌分離與作用激勵;             2.利用氮穩定同位素技術開展農業氮循環研究

李玉中:010-82109399
liyuzhong@caas.cn

12

劉曉英

1

農業工程

農業水土工程

作物蒸散量/需水量試驗觀測與模擬

劉曉英:010-82106035
  liuxiaoying@caas.cn

13

王慶鎖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農業水資源與環境

從事旱地農業水分生產力研究

王慶鎖:010-82109756  
wangqingsuo@caas.cn

16

退化及污染農田修復

曾希柏

2

農業資源與環境

1.退化耕地修復;      2.污染土壤修復

1.耕地障礙因子消減技術及其機理;復合體組成及性質對耕地質量影響的機制    2.耕地中重金屬(As等)的行為及其調控;重金屬中輕度污染農田安全利用技術

曾希柏:13601256032
  zengxibai@caas.cn

17

張國良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植物入侵生態

從事植物入侵土壤環境行為及植物入侵地球化學循環、能量流動影響機制等方面的研究

付衛東:010-82109570
  fuweidong@caas.cn

18

農業清潔流域

李勇

2

農業資源與環境

1.農業侵蝕與環境;2.流域農業污染源識別

1.土壤侵蝕與碳循環;2.流域污染溯源示蹤

李勇:010-82106016
  liyong@caas.cn

19

朱昌雄

2

生物學

微生物學

微生物技術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中的應用和微生物技術在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資源化中的應用

葉婧:010-82106033
Yj1984_2008@yahoo.cn

20

楊正禮

2

農業資源與環境

化肥污染控制

1.華北、京郊集約化農田化肥合理減量、增產增效技術模式;2.流域水肥統籌、循環利用與農業清潔流域構建示范

楊正禮:010-82108989 
yangzhengli@caas.cn
  Yangzl426@126.com

21

張晴雯

1~2

農業資源與環境

農業環境生態

水土過程和氮磷遷移

張晴雯:010-82106031 
zhangqingwen@caas.cn

22

畜牧環境科學與工程

董紅敏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農業環境學

畜禽廢棄物綜合養分管理計劃,畜禽廢棄物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學

董紅敏:010-82109979 
donghongmin@caas.cn 

23

1

畜牧學

畜禽養殖環境科學與工程

畜禽養殖業及廢棄物過程的氣體排放與控制

董紅敏:010-82109979 
donghongmin@caas.cn 

24

1

農業工程

養殖廢棄物處理與利用

畜禽養殖污水或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

董紅敏:010-82109979 
donghongmin@caas.cn 

25

朱志平

1

農業工程

養殖廢棄物處理與減排

畜禽廢棄物處理溫室氣體排放模型及其減排技術研究

朱志平:010-82106840 
zhuzhiping@caas.cn 

26

設施植物環境工程

楊其長

1

農業工程

設施農業工程

1.植物工廠光溫耦合調控機制;2.溫室節能環境機理與調控途徑

楊其長:010-82105983   
yangqichang@caas.cn 
程瑞鋒:010-82106015  
chengruifeng@caas.cn

27

劉文科

2

農業資源與環境

設施蔬菜根區-冠層高產調控生理;設施果樹LED照明光質響應的生理生化

日光溫室蔬菜根區-冠層抗低溫、弱光高產調控技術及其生理機制;設施果樹(櫻桃、草莓)補光光質響應的生理生化機制

劉文科:010-82106015
liuwke@163.com

28

魏靈玲

1

農業資源與環境

植物光環境調控

1.LED光環境調控提升蔬菜品質方法與途徑;2.植物LED光環境優化與智能調控機制

魏靈玲:010-82105983 
weilingling@caas.cn       
程瑞鋒:010-82106015  
chengruifeng@caas.cn     

29

多功能納米材料及農業應用

崔海信    

2

生物學

納米生物技術

納米農藥創制原理與方法

崔海信:010-82106013 
cuihaixin@caas.cn 
孫長嬌:010-82105997 
sunchangjiao@caas.cn

30

曾章華

1

生物學

納米生物技術

納米農藥創制原理與方法

曾章華:010-82106004  
zengzhanghua@caas.cn

 

二、招收條件

1.具有博士學位,熱愛農業科研事業,具有科研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2.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在35周歲以下;

3.在職人員申請博士后必須全脫產;

4.近三年內以第一作者發表SCI、EI、CPCI-S、SSCI或CSSCI收錄學術研究論文1篇 或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研究論文2篇。

三、有關待遇

1.執行國家、中國農業科學院及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有關博士后的相關規定;

2.人事、組織關系納入研究所人事管理,工資、福利待遇比照研究所同等人員對待,年薪12萬(稅前),按國家規定繳納五險一金;

3.提供宿舍,(未婚者提供1個床位,已婚者且愛人在北京工作可提供獨立單間;

4.協助做好子女入托、上學及生活等問題;

5.在站期間,滿足以下條件之一者,可優先考慮留所工作: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需排名第一)并以環發所為第一單位發表SCI論文3篇以上或單篇影響因子在5.0以上。

(2)以第一作者并以環發所為第一單位發表院選頂尖SCI核心期刊論文1篇,或者院選SCI核心期刊論文3篇以上(含3篇)。

四、招收程序

  1.研究所全年受理博士后進站申請,有意者直接與研究所人事處聯系;

  2.資格審查。所人事處負責對申請人員資格審查,審查通過者通知來所面試答辯;

  3.考核方式。研究所組織專家考核小組面試答辯考核。對申請者的科研能力、學術水平、科研成果、進站計劃、綜合素質等進行考核,由考核小組擇優確定擬招收人員并上報研究所審批;

 4.研究所審批通過后,由研究所人事處負責上報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后管理辦公室審批,審批同意后上報中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辦理入站手續。

五、進站材料

申請進站者須提交以下材料:

1.《博士后申請表》(從中國博士后網“博士后人員進站出站”中“辦事者”一欄進行注冊,網上申請登記完成后打印的表格);

2.《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后進站申請表》(點擊下載);

3.兩封專家推薦信(從中國博士后網“下載區”下載,須含本人的博士導師推薦信一份);

4.《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站單位學術部門考核意見表》(從中國博士后網“下載區”下載);

5.《博士后進站審核表》(從中國博士后網“下載區”下載,博士后研究人員所在單位蓋章);

6. 學歷學位證書、身份證(護照)、代表論文、著作、獲獎證書或專利等相關證明的復印件。至少提供近三年發表的3篇代表性學術論文復印件。進站前未取得博士學位證書的需提供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通過并建議授予其博士學位的決議書(須加蓋博士畢業學校研究生院學位辦公章);

7.體檢表(縣級以上醫院),答辯后進行體檢,體檢合格辦理入站手續;

8.申請者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出具的政審鑒定材料;

9.本人簡歷;

10.留學歸國人員另須提交我駐外使館教育處提供的證明信;

11.在職博士后應提交所在單位同意其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證明材料。

除體檢表外所有申請進站的材料以一式四份上報。

六、聯系方式:

合作導師:聯系方式見招收計劃表

研究所博士后聯系人: 姬軍紅    

聯系電話: +86-01-82109499

E-mail:hfshr@caas.cn、rsc_jijunhong@163.com

網址:http://www.org.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 中國農科院環發所人事處

郵政編碼:100081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