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成立于1964年,是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專業研究所,現有一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人才入選者、萬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等組成的多層次人才梯隊,全所員工900余人,研究生約600人。作為中國激光科學技術事業的奠基者和推動者,研究所建成了國際先進或者領先水平的“神光”高功率激光裝置,超強超短激光裝置,激光原子冷卻裝置,空間全固態激光器與應用系統等。在各種新型、高性能激光器件、激光與光電子功能材料的研制方面,也進入了國際先進水平。
現根據上海光機所發展需要,聚焦研究所“一三五”發展目標,面向海內外招聘“人才”和中科院“百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需求專業包括物理、光學、光學工程、激光技術、通信、材料等。通過應聘后,我們將提供豐厚的薪酬福利待遇、充裕的科研經費以及科研平臺配套支持。
一、招聘學科方向和研究領域
學科領域 |
研究方向 |
超強超短激光物理、技術及應用 |
超高功率超短脈沖激光技術 |
強場超快激光物理 |
|
激光等離子體物理與激光核物理 |
|
X射線相干光源的產生及應用 |
|
高能量密度物理 |
依托激光裝置開展高能量密度物理前沿基礎科學研究 |
空間激光通信與時頻系統技術重大應用 |
空間激光雷達及應用 |
空間激光通信技術 |
|
激光通信與時頻傳遞一體化及組網技術 |
時頻傳遞技術及應用 |
冷原子物理與量子頻標 |
冷原子物理 |
現代光學成像及信息處理技術 |
計算光學成像與壓縮感知技術 |
先進光纖激光與光子學技術 |
光纖激光材料 |
光纖激光技術及應用 |
|
激光與光功能材料 |
材料計算學 |
固體激光材料 |
|
薄膜物理 |
|
激光與材料相互作用 |
|
納米材料 |
|
發光光譜學 |
新型激光材料光譜學研究 |
二、應聘條件
(一)中央“人才”
1.長期項目:引進的創新人才應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不超過55歲,在國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相當于教授職務的專家學者或者在國際知名企業等擔任重要職務的技術人才。引進時未全職在國內工作,或者在國內工作不超過1年。引進后應全職在國內工作不少于3年。
2.青年項目:屬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領域,年齡不超過40周歲;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學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經歷;申報時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或知名企業研發機構有正式教學或科研職位;引進后全職回國工作3年以上;為所從事科研領域同齡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為該領域學術或技術帶頭人的發展潛力。
(二)中科院“百人計劃”
1.“百人計劃”A類:具有在海外知名大學、國際知名科研機構或企業擔任教授及相當職位的任職經歷;在本學科領域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具有廣泛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受到國際同行的普遍認可;年富力強,具有領軍才能和團隊組織能力。
2.“百人計劃”B類:掌握關鍵技術,在海外從事工程技術類研發,或從事重大科學裝置建設、儀器設備研發等相關工作3年(含)以上的中青年杰出人才;能夠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推動技術創新,并取得過一流成果。
3.“百人計劃”C類:在海外知名大學、科研機構等學習或工作3年(含)以上,特別優秀的,海外學習或工作年限可適當放寬;在本研究領域已嶄露頭角,做出過具有突出創新思想的研究成果;具有優良的科技創新潛質和較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三、人才資助
(一) 中央“人才”:長期項目入選者:人才經費面議,享受包括國家、地方和單位的個人補貼約400萬元;青年項目入選者:除國家支持經費外,提供人才配套經費350萬元,享受包括國家、地方和單位的個人補貼不少于200萬元。
(二)中科院“百人計劃”:A類入選者:人才經費不低于800萬元,個人補貼面議;B類入選者:院所支持人才經費約300萬元,享受個人住房補貼120萬元;C類入選者:院所支持人才經費累計不低于300萬元,享受個人住房補貼120萬元。
四、薪酬福利待遇
(一) 提供豐厚的薪酬福利待遇。
(二)提供精裝人才周轉公寓。
(三)子女優先進入單位周邊優質幼兒園、小學和中學。
(四)引進人才可享受嘉定區的綜合服務。
(五) 協助解決配偶工作。
五、聯系方式
熱忱歡迎各類人才通過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聯系并遞交應聘材料,相關政策咨詢請聯系上海光機所人事教育處。感謝您對上海光機所的信任與支持!
聯系人:人事教育處 王蕾老師
電子郵件:wanglei@siom.ac.cn
聯系電話:021-69918301
傳真號碼:021-69918008
聯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清河路390號
郵編:201800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