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科研工作需要,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次生林生態與經營學科組擬招聘博士后3名,合作導師分別為朱教君研究員、楊凱研究員、閆巧玲研究員,具體崗位如下:
崗位1:從事“森林經營與物質能量循環研究的關鍵觀測技術和生態參數反演”方面的研究;
崗位2:從事“森林土壤養分循環”方面的研究;
崗位3:從事“溫帶森林更新機制”方面的研究。
一、招聘條件
1.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行為端正,遵紀守法。
2.有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具有在野外森林環境下工作的熱情與能力(本崗位須經常到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開展野外試驗)。
3.應聘者需在國內或國外獲得博士學位。
崗位1:知識背景為生態學、林學、生物地球化學(碳-氮-水)循環、農林業氣象學,邊界層氣象學等,博士期間有使用CO2/H2O/痕量氣體渦動相關儀器并采集數據和維護儀器的經歷,以渦動通量觀測結合遙感技術從事森林生態與經營研究者予以優先考慮;
崗位2:知識背景為生態學、林學、土壤學、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等,博士期間以開展森林土壤及養分循環方面研究者予以優先考慮;
崗位3:知識背景為森林生態學、林學、森林培育學等,博士期間以開展森林更新與經營方面研究者予以優先考慮。
4.具有良好的英文聽讀能力和漢英寫作能力,應聘者有在本研究及相關領域撰寫或發表SCI論文的記錄(如文章處于審稿階段,可提供期刊編輯部正在審稿的手稿全文)。
5.一般為畢業三年內博士,年齡在35歲以下,身體健康。
二、崗位職責
崗位1:主要在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的塔群平臺開展研究工作(已搭載閉路渦動系統、廓線系統等,平臺介紹詳見[1,2]),承擔該平臺相關科研課題、完成研究目標并將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公開發表;
崗位2:承擔學科組森林土壤研究相關課題、完成研究目標并將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公開發表;
崗位3:承擔學科組森林更新研究相關課題、完成研究目標并將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公開發表。
2.可獨立申請國家及地方相關領域的科研課題。
3.博士后在站期間以中科院沈陽生態所第一署名發表SCI文章2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為中科院分區1、2區)。
[1]朱教君,閆巧玲,于立忠,張金鑫,楊凱,高添.2018.根植森林生態研究與試驗示范,支撐東北森林生態保護恢復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刊33:107-118.(http://www.bulletin.cas.cn/publish_article/2018/1/20180114.htm)
[2] Zheng N, Fu E, Gao T, Yu FY. 2019. Integration of CPEC310 and AP200 Systems to Explore th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f Measuring the Fluxes of CO2/H2O/Trace-Gases over Heterogeneous Landscape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yuan Forest CERN Laboratory. Campbell Scientific Customer News Letter. 1st Quarter Issue. (見文末附件)
三、招聘辦法
有意申請者需提供:1)個人簡歷;2)博士論文(應屆畢業生可提供題目、摘要與目錄);3)代表性論文1-3篇;4)對未來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想法;5)其他有關證明,如獲獎證明等。
四、待遇
按照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相關規定執行,年薪為15-20萬元(基本工資+省市人才補助+績效津貼,稅前),科研啟動經費5-10萬元,享受研究所醫保、社保,根據個人情況安排博士后公寓。
五、聯系方式
請將完整的應聘材料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到tiangao@iae.ac.cn(注明“博后崗位申請+姓名 ”),并抄送給jiaojunzhu@iae.ac.cn。我們將在收到申請的一個月內回復,合適的申請人將被邀請面試。本招聘信息長期有效,直到招聘到合適人員為止。
聯系人:高老師
E-mail:tiangao@iae.ac.cn
通訊地址:沈陽市沈河區文化路72號,110016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19年02月27日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