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為中國科學院直屬戰略高技術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動力及與之相關環境等領域的研究。其前身系三元流動理論創始人吳仲華先生1956年創建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1980年正式建所。
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動力和環境等領域的研究,其中包括工程熱力學、內流氣動熱力學、燃燒學和傳熱傳質學等分支學科。研究所的科技發展戰略是面對新世紀科技技術不斷進步的挑戰,發展工程熱物理領域內的前沿、新興與交叉學科,為國家能源、動力和環境領域內科學研究與技術研發提供支撐,為基礎科學知識創新、國家戰略目標需求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在“十三五”期間,研究所將聚焦于先進輕型動力技術、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分布式供能與儲能的重點突破,并在太陽能熱利用、風能利用、工業燃氣輪機、超強換熱、無人機設計及應用五個方向上開展前沿研究。
因科研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科研崗位(見崗位需求)人員,誠摯期盼廣大海內外人才加入,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研究所,創造輝煌未來。
二、應聘方式
1.電子版簡歷請發至zhaopin@iet.cn(請在郵件主題及簡歷文件名稱標注:崗位序號-崗位名稱-姓名-畢業院校-專業-擬(已)獲得學位-中國博士人才網);
2.聯系人:栗老師
聯系電話:010-82543138
3.簡歷接收截止日期:2019年3月30日
三、崗位需求
崗位編號 | 部門 | 崗位名稱 | 崗位需求數量 | 工作職責 | 崗位要求 |
IET-1-1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風電葉片氣動噪聲研究 | 1 | 風電葉片噪聲定位與分析;風電葉片降噪數值計算及實驗研究 | 博士;熟練運用噪聲計算相關程序及軟件。有豐富的實驗經歷,能夠獨立設計、完成噪聲實驗。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好的論文寫作能力,有多篇相關SCI論文發表者優先。外語水平優秀,能夠進行英文論文寫作與科研交流。 |
IET-1-2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風電葉片CFD計算研究 | 1 | 風機葉片數值計算方法的研究;大型風電葉片數值計算 | 博士;熟練運用Fluent或自主開發程序及軟件;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好的論文寫作能力,有多篇相關SCI論文發表者優先。外語水平優秀,能夠進行英文論文寫作與科研交流。 |
IET-1-3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風電葉片結構/氣彈研究 | 2 | 大型風電葉片結構力學、復合材料力學、氣動彈性及相關有限元模擬和實驗 | 博士;熟練運用Ansys、Solidworks、Pro-E、Abaqus等專業軟件;獨立完葉片結構力學、復合材料及氣彈性能實驗;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好的論文寫作能力,有多篇相關SCI論文發表者優先;外語水平優秀,能夠進行英文論文寫作與科研交流。 |
IET-1-4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風電場空氣動力學研究 | 1 | 風電葉片尾流效應、微觀選址及風力機優化布置計算和風洞實驗研究 | 博士;熟練運用Fluent和自主開發相關程序及軟件;有豐富的風洞實驗經歷;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好的論文寫作能力,有多篇相關SCI論文發表者優先。外語水平優秀,能夠進行英文論文寫作與科研交流。 |
IET-1-5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風能熱利用研究 | 2 | 風能熱利用基礎研究、系統開發與工程示范 | 博士;具有扎實的工程熱力學、傳熱傳質、流體力學等理論基礎;豐富的壓縮機實驗經歷,能夠獨立完成風熱機組研發和實驗;較好的論文寫作能力,有多篇相關SCI論文發表者優先。外語水平優秀,能夠進行英文論文寫作與科研交流。 |
IET-1-6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航空發動機總體技術 | 2 | 1.航空發動機氣動總體設計;2.發動機整機測試 | 博士;有工作經驗者優先;具備航空發動機氣動總體設計能力、相關軟件編程能力 |
IET-1-7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研發 | 2 | 1.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設計;2.發動機半物理仿真試驗 | 碩士及以上;有工作經驗者優先;具有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設計能力、軟硬件編程能力 |
IET-1-8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科研綜合助理 | 1 | 1.信息安全與資產管理;2.質量管理;3.知識產權管理;4.財務報銷 | 本科及以上,具有工科背景者優先;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熟練使用辦公軟件,具有較強的文字能力;具有相關工作經歷者優先;具有北京戶口 |
IET-1-9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航空發動機試驗測試 | 2 | 1.航空發動機整機試驗;2.壓氣機轉子與葉柵試驗;3.渦輪轉子與葉柵試驗;4.燃燒室試驗 | 碩士及以上;有工作經驗者優先;能夠熟練使用PIV、熱線風速儀和紋影儀等設備;熟悉壓力/溫度測控系統與技術 |
IET-1-10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航空發動機渦輪設計與研究 | 2 | 1.渦輪氣動優化設計;2.渦輪流場數值分析;3.渦輪試驗平臺建設及傳熱特性試驗 | 博士;有工作經驗者優先;具有渦輪氣動設計能力;葉輪機械流場數值分析能力;渦輪試驗測試能力 |
IET-1-11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航空發動機燃燒室設計 | 2 | 1.燃燒室設計與數值分析;2.燃燒室試驗與機理研究 | 博士;有工作經驗者優先;具有環形燃燒室設計能力、燃燒反應機理分析能力、燃燒室試驗測試能力 |
IET-1-12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航空發動機附件系統研發 | 2 | 1.航空發動機成附件設計研發 | 碩士及以上;有工作經驗者優先;具有航空發動機成附件設計研發能力、CAD/CAE造型設計能力 |
IET-1-13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航空發動機壓氣機設計 | 2 | 1.壓氣機氣動設計及流場數值分析;2.壓氣機試驗與測試方法研究;3.壓氣機流動控制機理研究 | 博士;有工作經驗者優先;具有壓氣機設計能力、葉輪機械流場數值分析能力、壓氣機試驗測試能力 |
IET-1-14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航空發動機結構設計 | 1 | 1.航空發動機結構設計;2.發動機轉子動力學特性分析與試驗;3.高速葉輪機械強度分析 | 碩士及以上;有工作經驗者優先;具有航空發動機結構設計能力、發動機轉子動力學特性分析及測試能力、高速葉輪機械強度分析能力 |
IET-1-15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葉輪機械三維數值計算 | 1 | 1.葉輪機械三維數值計算程序編制;2.跨音流動先進數值算法開發;3.LES及DES方法的應用與發展 | 博士;應屆畢業生;具有葉輪機械三維數值計算軟件編寫的能力、數值算法開發的能力、LES及DES方法應用及發展的能力 |
IET-1-16 | 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 | 微型能源系統數值計算 | 1 | 1.微型能源系統數值計算程序編制;2.微型能源系統流動與傳熱計算方法研究 | 博士;應屆畢業生;具有動力系統三維數值計算軟件編寫的能力、數值算法開發的能力 |
IET-2-1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測試與控制系統 | 5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測試與控制系統研發 | 碩士及以上;具備北京戶口者優先;具備相關研發及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2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壓氣機試驗件設計研發 | 1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壓氣機試驗件設計研發相關工作 | 碩士及以上;具有副高級職稱;具有北京戶者優先;具備相關研發及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3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壓氣機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研究 | 3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壓氣機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相關支撐工作 | 碩士及以上;有工作經驗者優先;具備北京戶口者優先;具備相關研發及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4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燃燒室試驗件設計研發 | 2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燃燒室試驗件設計研發 | 碩士及以上;具有副高級職稱;具有北京戶者優先;具備相關研發及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5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燃燒室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研究 | 5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燃燒室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研究 | 碩士及以上,具備北京戶口者優先;具備相關研發及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6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透平試驗件設計研發 | 1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透平試驗件設計研發 | 碩士及以上;具有副高級職稱;具有北京戶者優先;具備相關研發及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7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透平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研究 | 5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透平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研究 | 碩士及以上;具備北京戶口者優先;具備相關研發及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8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效新型循環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研究 | 3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效新型循環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研究 | 碩士及以上;具備北京戶口者優先;具備相關研發及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9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研究 | 3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試驗平臺研建和試驗研究 | 碩士及以上;具備北京戶口者優先;具備相關研發及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10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管理 | 3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管理 | 碩士及以上;有北京戶口者優先;具備項目管理工作經驗,可長期出差 |
IET-2-11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財務助理 | 1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財務助理 | 碩士及以上;有北京戶口者優先;具備財務管理工作經驗 |
IET-2-12 | 能源動力研究中心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秘書 | 1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秘書 | 碩士及以上;有北京戶口者優先;具備相關工作經驗 |
IET-3-1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航空發動機二次空氣系統 | 2 | 航空發動機二次空氣系統軟件開發;盤腔二次流流動特性研究;旋轉盤腔流動及換熱試驗技術研究 | 博士;有北京戶口和工作經驗者優先 |
IET-3-2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航發渦輪部件研發 | 2 | 航空發動機渦輪換熱機理及實驗技術研究;渦輪氣動及葉片造型程序開發;渦輪試驗測試技術及實驗測量方法研究;渦輪試驗裝置維護及實驗測試工作;高精度湍流流場測試;渦輪部件結構設計及結構件加工技術協調 | 博士,有北京戶口和工作經驗者優先 |
IET-3-3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轉子動力學設計 | 1 | 轉子動力學模型建立與分析,臨界轉速分析與設計,連接及支撐剛度/阻尼分析與設計,整機振動信號分析,整機變形分析等。 | 博士;有北京戶口和工作經驗者優先 |
IET-3-4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強度設計 | 1 | 航空發動機葉片、輪盤、主軸、機匣等各零部件強度、振動、壽命分析與設計,發動機連接件(螺栓、端齒、套齒、齒輪)強度、壽命分析與設計,整機載荷分析,發動機各零部件強度、振動、壽命試驗件設計及試驗驗證等。 | 博士;有北京戶口和工作經驗者優先 |
IET-3-5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航發控制系統研發 | 2 | 發動機建模與自適應控制方法研究;發動機控制系統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方法研究;發動機控制系統仿真與驗證方法研究。 | 博士,有相關工作經驗優先精通自控控制理論與數字信號處理 |
IET-3-6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航空發動機壓縮系統研發 | 2 | 壓縮系統流動機理及設計基礎研究;壓縮系統穩定性機理及調控方法研究;壓縮系統葉片氣動彈性機理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 |
IET-3-7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航空發動機膨脹系統研發 | 1 | 渦輪主流與冷卻和封嚴氣流相互作用機制、建模及一體化設計方法研究;非定常環境下渦輪內復雜流動機理及建模研究;渦輪低雷諾數效應模化、模擬方法與實驗驗證。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 |
IET-3-8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發動機總體與系統工程 | 1 | 燃氣輪機總體設計、空氣系統;基于燃氣輪機的能量綜合管理;項目申請與組織、研究小組管理 | 博士及以上;精通航空發動機或燃氣輪機總體設計;工程熱物理;熱管理;發動機研發系統協調和科技工作文字寫作能力。 |
IET-3-9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發動機結構與強度 | 1 | 燃氣輪機結構設計、發動機轉子動力學特性分析及測試、高速葉輪機械強度分析、疲勞壽命研究;項目組織、研究小組管理 | 博士,具有發動機結構設計、轉子動力學分析與測試、高速葉輪機械強度分析能力,精通強度計算分析軟件,具有項目申報文字組織能力,具有工作經驗者優先。 |
IET-3-10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航發燃燒室研發 | 1 | 分層部分預混新型燃燒組織機理基礎研究;組合式空氣霧化噴嘴霧霧化機理研究;燃燒不穩定性及主動控制方法研究;高空再點火機理及其性能優化設計方法;高溫升燃燒室設計技術及試驗驗證;低污染燃燒技術。 | 博士;有北京戶口和工作經驗者優先 |
IET-3-11 | 輕型動力實驗室 | 航空發動機附件及傳動系統研發 | 2 | 航空發動機附件系統集成設計與仿真,傳動系統設計與強度校核,全電系統機電一體化設計 | 碩士及以上,有北京戶口和工作經驗優先;熟練運用UG、CAD、ANSYS、CFX(或Fluent)、AMESim、Simulink等軟件;流體、機械液壓、傳動、傳熱、強度、摩擦及密封等方面的基礎扎實;能獨立完成減速機構的結構設計和工程圖設計;具有相關工程設計經驗者優先;掌握一定的電氣知識,能夠進行機電一體化設計;英文基礎好,能獨立查閱、搜集外文資料;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機械設計及自動化 |
IET-4-1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熔融技術研發 | 1 | 開展殘炭/廢棄物熔融技術,及其與CFB氣化爐耦合試驗研究,同時參與工程技術開發與工程現場調試;開展水泥燒成技術中試研發。 | 具有動力與工程熱物理或化學工程碩士及以上學歷;具有高溫燃燒/焙燒技術研發經歷,具備工程現場調試經驗優先。 |
IET-4-2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預熱氣化技術研發 | 1 | 氣流床氣化燒嘴技術研發,相關技術試驗平臺搭建與試驗研究,負責相關工程項目基本設計與現場調試。 | 具有動力與工程熱物理或化學工程博士學歷;具有煤氣化技術研發經歷,勝任試驗平臺設計、建設和試驗研究。 |
IET-4-3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研發 | 1 | 開展新型CFB燃燒技術研發及中試試驗,開展煤、半焦等多種燃料的CFB超低排放燃燒技術研發 | 具有動力與工程熱物理博士學歷,具有燃燒技術研發經歷,勝任試驗平臺設計、建設和試驗研究。 |
IET-4-4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煤粉高效清潔燃燒技術 | 1 | 開展煤粉預熱燃燒的超低NOx排放研究,為煤粉預熱燃燒鍋爐工程示范提供支撐。參與制定研究方案,開展試驗平臺設計搭建、試驗研究,負責預熱燃燒鍋爐基本設計與現場調試 | 具有動力與工程熱物理博士學歷,具有煤粉燃燒技術研發經歷,勝任試驗平臺設計、建設和試驗研究。 |
IET-4-5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新型氣化技術研發 | 1 | 基于循環流化床技術的新型焦粉、煤泥、生物質等的氣化技術開發,具體包括:焦粉、煤泥、生物質等原料的氣化技術開發;新型氣化反應器開發;新型氣化中試平臺的設計、建設和試驗研究 | 具有化學工程/動力與工程熱物理博士學歷;能獨立設計小試實驗平臺并開展相關研究,深入挖掘試驗數據;英語聽說讀寫熟練。 |
IET-4-6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加壓煤氣化技術開發 | 1 | 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中試平臺設計與試驗;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放大及工程示范性能設計;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工程示范運行指導與優化 | 具有化學工程/動力與工程熱物理博士學歷;能獨立設計加壓氣化試驗平臺并開展相關研究,深入挖掘試驗數據能獨立完后工程示范的性能設計;英語熟練聽說讀寫 |
IET-4-7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測試分析儀器主管 | 1 | 實驗室測試分析儀器管理、使用、日常維護保養及采購 | 環境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碩士及以上學歷;掌握燃燒過程、氣化過程相關測試分析儀器的原理、使用和維護;耐心細致,責任心強;英語聽說讀寫熟練 |
IET-4-8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煤炭清潔利用技術研發 | 1 | 工作地點大同,在大同分所開展煤炭清潔燃燒技術和煤氣化技術研發 | 具有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或化學工程專業博士學歷;具有煤燃燒和煤氣化技術研發經歷,勝任大型試驗研究與技術開發 |
IET-4-9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試驗支撐 | 1 | 工作地點大同,參與大同分所試驗平臺調試和試驗研究,參與大同分所試驗平臺及輔助系統的施工管理 | 具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專業碩士學歷,應屆/往屆不限;具有大型冷熱試驗平臺建設經歷者優先;溝通協調能力強,富于團隊精神,認真細致、責任心強,動手能力強。 |
IET-4-10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行政事務主管 | 1 | 工作地點大同,負責大同分所行政事務與后勤保障;負責編制研究所規章制度,并推動貫徹執行;負責課題申報及對外合作。 | 碩士優先,理工科專業畢業;3年以上科研單位或企業研發部門行政事務管理工作經驗,具有縱向研發課題申報經歷;工作認真細致,責任感強,文字水平高,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 |
IET-4-11 | 循環流化床實驗室 | 人事主管 | 1 | 工作地點大同,負責大同分所人事管理、招聘培訓及人才引進、薪酬福利、人事檔案、社保福利 | 碩士優先,人力資源管理或理工科機類專業;3年以上行政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經驗,熟悉人力資源工作各模塊,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及溝通協調能力,熟練應用辦公軟件。 |
IET-5-1 |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 總能系統研究 | 1 | 開展總能系統及其相關交叉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工作,爭取并承擔國家級、中科院級重要科研項目,發表一流研究成果 | 博士;具有博士后經歷者,及能源、化工、材料、光學、環境等學科背景者優先考慮 |
IET-5-2 |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 分布式供能研究 | 1 | 開展分布式能源系統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爭取并承擔國家級、中科院級科研項目,發表高水平成果 | 博士 |
IET-5-3 |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 太陽能研究 | 1 | 開展太陽能熱發電與熱化學儲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爭取并承擔國家級、中科院級科研項目,發表高水平成果 | 博士 |
IET-5-4 |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 溫室氣體控制研究 | 1 | 開展溫室氣體控制與能源動力多聯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爭取并承擔國家級、中科院級科研項目,發表高水平成果 | 博士 |
IET-5-5 |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 分布式供能研究 | 1 | 開展分布式能源系統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擔國家級、中科院級等相關課題 | 博士 |
IET-5-6 |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 太陽能研究 | 1 | 開展太陽能熱發電與熱化學儲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擔國家級、中科院級等相關課題 | 博士 |
IET-5-7 |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 溫室氣體控制研究 | 1 | 開展溫室氣體控制與能源動力多聯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擔國家級、中科院級等相關課題 | 博士 |
IET-6-1 | 儲能研發中心 | 儲能系統總體研發 | 2 | 研究開發新型儲能系統;開展系統的數值模擬;負責系統實驗平臺建設、調試;負責儲能系統工程的方案設計。 | 碩士及以上;具有一定的熱力系統設計經驗,熟練掌握能源動力系統仿真模擬技術,具有扎實的熱力學理論基礎和較豐富的系統實驗經驗。 |
IET-6-2 | 儲能研發中心 | 葉輪機械研發設計 | 2 | 開展膨脹機、壓縮機系統的研發設計工作;開展實驗平臺的工程設計及建設工作;開展系統的節能增效研究。 | 博士,具有副高級職稱;工作兩年以上,年齡45周歲以下;具有一定的葉輪機械研發設計經驗;具有一定的數值模擬和系統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實驗經驗;具有獨立承擔課題經驗。 |
IET-6-3 | 儲能研發中心 | 渦輪研發設計與實驗 | 2 | 向心、軸流渦輪設計及優化;渦輪性能計算及分析;渦輪數值模擬及試驗研究;渦輪實驗平臺建設及測試方案設計;渦輪部件及系統試驗研究。 | 博士,應屆畢業生,年齡35周歲以下;熟悉向心、軸流渦輪工作原理、設計理論及方法,能熟練使用CFD商業軟件或編程進行渦輪氣動設計、強度計算分析等,具有一定的實驗平臺建設及測試經驗。 |
IET-6-4 | 儲能研發中心 | 壓縮機研發設計 | 2 | 離心與軸流壓縮機氣動設計、工作過程和系統性能分析、壓縮機技能技術研究 | 博士,應屆畢業生,年齡35周歲以下;具備離心壓縮機設計經驗,能熟練使用CFD商業軟件進行氣動特性分析,熟悉壓縮系統主機和附件配置。 |
IET-6-5 | 儲能研發中心 | 壓縮機實驗與測試 | 2 | 離心與軸流壓縮機系統實驗研究及性能分析 | 博士;應屆畢業生,年齡35周歲以下;具備壓縮機系統實驗經驗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壓縮機測試系統設計及搭建能力。 |
IET-6-6 | 儲能研發中心 | 蓄冷蓄熱研發 | 2 | 傳/蓄熱材料熱性能測試與分析;新型高效傳/蓄熱裝置的研發及試驗;流動及傳熱性能測試、分析與數值模擬;大規模儲熱系統的設計與研發。 | 博士;應屆畢業生,年齡35周歲以下;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具有較強的實驗研究經驗,動手能力強;具有一定的蓄冷蓄熱實驗平臺設計及搭建能力。 |
IET-6-7 | 儲能研發中心 | 儲能電網系統設計 | 2 | 開展儲能系統數值與實驗研究;儲能系統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聯合運行模式與控制研究。 | 碩士及以上;碩士要求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年齡35周歲以下;具有扎實的熱力學理論或電力系統理論基礎,至少掌握一種能源動力系統或電力系統模擬軟件,能自主編程,精通電力系統人員優先考慮。 |
IET-6-8 | 儲能研發中心 | 電力儲能自動化 | 2 | 大規模儲能系統集成與控制方法,搭建儲能系統關鍵部件試驗臺。 | 碩士及以上;年齡35周歲以下;具有工程熱物理學科背景,熟練應用一種工業自動化軟件,從事過熱工、電力自動化項目。 |
IET-6-9 | 儲能研發中心 | 油氣輸運工程研發設計 | 2 | 天然氣門站系統設計及優化;組織天然氣儲存及輸運系統的工程建設及運營管理工作;協助系統其它部件的管理人員開展相應的系統平臺搭建及運行管理工作。 | 碩士及以上;年齡35周歲以下;有較強的油氣集輸專業知識基礎,熟悉天然氣輸送存儲的相關標準和準則;具有天然氣儲運行業工作經驗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可獨立完成天然氣門站設備檢修;掌握CAD繪圖軟件,熟悉應力分析等專業設計軟件;可適應長期國內出差;具有天然氣門站設計經驗或工作經驗優先。 |
IET-6-10 | 儲能研發中心 | 船舶電站 | 2 | 微型電站自動控制系統軟硬件組態;微型電站電氣試驗和仿真。 | 碩士及以上,年齡35周歲以下;熟悉船舶電站的工作原理;能熟練使用西門子S7系列PLC,并掌握一種組態軟件;掌握船舶電站并網、保護,以及有功無功的調節方式;能用matlab對船舶電站進行仿真研究。 |
IET-6-11 | 儲能研發中心 | 超臨界流體可視化 | 1 | 研究開發新型超臨界流體可視化測量系統;開展系統的數值模擬;負責系統實驗平臺建設、調試與工程的方案設計。 | 博士;具有一定的熱力系統或光學測量系統研發經驗,注重學科交叉,具有扎實的熱力學理論基礎和較豐富的實驗經驗。具備良好的外語能力。 |
IET-6-12 | 儲能研發中心 | 超臨界流體微小尺度傳熱 | 1 | 研究面向臨界傳熱的微小尺度系統;開展系統的數值模擬;負責微小尺度實驗平臺建設、調試;進行論文撰寫和科技方案設計。 | 碩士及以上學歷;具有微小尺度流動傳熱實驗或工程技術經驗,熟悉仿真模擬技術,特別是分子動力學和相場模擬相關方法,具有扎實的熱力學理論基礎。能夠進行英文論文寫作與科研交流。 |
IET-6-13 | 儲能研發中心 | 超臨界流體熱力循環 | 1 | 研究面向系統層面的超臨界流體熱力過程和關鍵部件;開展系統的數值模擬和實驗平臺建設、調試;進行論文撰寫和科技方案設計。 | 碩士及以上學歷;具有系統尺度流動傳熱相關工程技術經驗,熟悉仿真模擬技術,具有扎實的熱力學理論基礎。具備良好的外語能力。 |
IET-6-14 | 儲能研發中心 | 感溫/感壓分子涂層測試技術研發 | 1 | 研究開發新型感溫/感壓分子涂層測試技術;負責系統實驗平臺建設、調試。 | 博士;具有感溫/感壓測試相關技術研發經驗,具有扎實的化學、材料、流體力學、熱力學學科交叉的理論基礎和較豐富的系統實驗經驗。外語水平優秀。 |
IET-6-15 | 儲能研發中心 | 變物性流體熱流動基礎 | 1 | 研究變物性流體熱力流動基礎問題;負責極限條件熱流動理論模型和分析工作;協助工程設計。 | 博士;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具有能源動力相關學科理論積淀。能夠從事理論和數值模型建模分析工作。具有較強的邏輯和外語水平。 |
IET-7-1 | 傳熱傳質研究中心 | 高效緊湊式換熱器設計研發 | 2 | 高效緊湊式換熱器設計研發 | 博士,40周歲以下,特別優秀者可放寬至45周歲,有換熱器設計經驗者優先;掌握傳熱傳質學和熱力學基礎理論知識,熟悉換熱器多目標多參數優化設計方法,具備換熱器設計能力。英語四級以上。 |
IET-7-2 | 傳熱傳質研究中心 | 光電轉換與弱電信號運放系統設計研發 | 2 | 光電轉換與弱電信號運放系統設計研發 | 碩士及以上;40周歲以下,特別優秀者可放寬至45周歲;有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熟悉使用protel/proteus等電路設計仿真軟件,LabView等虛擬儀器編程軟件;熟悉光電轉換原理,掌握弱電信號運放原理;英語四級以上。 |
IET-7-3 | 傳熱傳質研究中心 | 能量轉化與輸運材料的設計研發 | 2 | 能量轉化與輸運材料的設計研發 | 博士,40周歲以下,特別優秀者可放寬至45周歲,有海外學術經歷者優先;具有能源相關材料的研究背景;熟練掌握材料科學中主流設計軟件的使用,如VASP等。英語四級以上。 |
IET-7-4 | 傳熱傳質研究中心 | 新型高效熱化學儲能/熱泵系統研發 | 2 | 新型高效熱化學儲能/熱泵系統研發 | 博士,40周歲以下,特別優秀者可放寬至45周歲;具有能源相關循環系統熱力學分析、換熱設備研發經歷;或化工反應器研發經歷;或多孔材料設計制備和模擬計算經歷(熟練掌握材料科學中主流設計軟件的使用,如MS,VASP等)。英語六級以上。 |
IET-7-5 | 傳熱傳質研究中心 | 科研支撐與管理 | 1 | 支撐服務及管理工作 | 碩士及以上;35歲以下,男女不限,有工程熱物理專業背景者優先。 |
IET-7-6 | 傳熱傳質研究中心 | 熱功能材料及器件研發(博士后或助理研究員) | 1 | 研發應用于太陽能熱利用、高導熱、紅外隱身的熱功能材料或器件 | 博士學位,并有論文發表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具有較好的英文寫作能力和口語交流能力;能夠熟練使用至少一種編程語言 |
IET-7-7 | 傳熱傳質研究中心 | 透平機械研發設計 | 1 | 負責超臨界流體透平的研發設計和基礎理論研究 | 博士;具有副高級職稱;從事過壓縮機和透平氣動設計、轉子設計、結構強度與振動、密封或其它相關研究。參加過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有突出工作成績者優先;風機、渦輪、燃氣輪機等相關專業。 |
IET-7-8 | 傳熱傳質研究中心 | 微納尺度傳熱研究 | 1 | 負責微納米尺度傳熱和前沿交叉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包括傳熱微觀機理、新型測量技術和新材料開發等等 | 具有博士學位,副高級以上職稱;從事微納尺度傳熱及交叉學科研究,發表過高水平論文,掌握(1)尖端實驗測量、(2)微觀傳熱理論和新型數值模擬技術、(3)新型微納米熱功能材料開發知識等知識或技能的至少一項,發表過高水平SCI期刊論文者優先 |
IET-8-1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燃氣輪機透平氣動冷卻實驗研究及透平及排氣系統氣動設計 | 1 | 從事復合冷卻、內部冷卻實驗研究,從事末級透平與排氣系統氣動研究,負責透平氣動、冷卻各種測試儀器及其他實驗管理 | 碩士及以上; |
IET-8-2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壓氣機試驗測試 | 1 | 軸流壓氣機試驗測試 | 碩士及以上;葉輪機械研究背景,壓氣機試驗測試和數據分析。 |
IET-8-3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壓氣機擴穩方案與葉片幾何一體化優化設計研究 | 1 | 針對壓氣機擴穩方案與葉片幾何一體化優化設計方法進行深入研究; | 碩士及以上;具備Python、C++等編程能力,具有扎實的葉輪機械、流體力學功底,具有優化程序編寫或使用經驗 |
IET-8-4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壓氣機全周非定常流動高精度與大規模并行計算研究 | 1 | 針對壓氣機全周非定常流動高精度與并行計算進行深入研究; | 碩士及以上;精通Python、Fortran等編程語言,具有扎實的葉輪機械、計算流體力學功底,具有葉輪機械高精度數值模擬經驗 |
IET-8-5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軸流壓氣機氣動設計 | 1 | 軸流壓氣機氣動設計 | 碩士及以上;葉輪機械研究背景,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編程基礎。 |
IET-8-6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軸流壓氣機試驗測試 | 1 | 軸流壓氣機試驗測試 | 碩士及以上;葉輪機械研究背景,壓氣機試驗測試和數據分析。 |
IET-8-7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軸流壓氣機結構設計 | 1 | 軸流壓氣機結構設計 | 碩士及以上;壓氣機結構設計、強度、振動和疲勞特性分析和測試。 |
IET-8-8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航機/燃機控制系統研發 | 2 | 負責燃氣輪機控制系統軟硬件設計、研發、系統集成;負責燃機控制系統仿真測試,數學模型搭建等。 | 碩士及以上; |
IET-8-9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燃氣輪機空氣系統工程師 | 1 | 負責燃氣輪機二次空氣系統計算 | 碩士及以上;具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
IET-8-10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燃氣輪機“六性”工程師 | 1 | 負責燃氣輪機產品可靠性、安全性、維修性、測試性、保障性、環境適應性相關工作的研究及文件編制 | 碩士及以上;具有2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
IET-8-11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燃燒室設計 | 1 | 燃燒室結構設計 | 碩士及以上; |
IET-8-12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燃燒室計算分析 | 1 | 燃燒室強度、傳熱計算與分析 | 碩士及以上; |
IET-8-13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燃氣輪機結構強度分析 | 1 | 燃機結構強度分析 | 碩士及以上,2年相關工作經驗; |
IET-8-14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燃氣輪機試驗 | 1 | 燃燒試驗,流量分配試驗等 | 試驗方向,碩士及以上,北京戶口優先 |
IET-8-15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燃氣輪機換熱計算與流量分配 | 1 | 燃燒室流量分配模型,傳熱計算,CFD計算 | 碩士及以上 |
IET-8-16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軸流渦輪結構設計 | 1 | 軸流渦輪結構設計 | 碩士及以上,葉輪機械強度,振動,壽命研究背景 |
IET-8-17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航改燃氣輪機陸地適應性改造技術研究與設計 | 1 | 航改燃氣輪機燃氣發生器關鍵部件的陸地適應性改造設計與試驗驗證,航改燃氣輪機外燃式空氣加熱燃燒室的設計與試驗驗證。 | 碩士及以上學歷,具有航空發動機專業和傳熱專業的學習或培訓經歷,具備航空發動機設計或維修維護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
IET-8-18 | 先進燃氣輪機實驗室 | 航改燃氣輪機能源工程 | 1 | 航改燃氣輪機能源工程的方案設計及可行性研究,規劃、統籌、協調和參與工程的設計、建造、調試、運行。 | 碩士及以上學歷,具備燃氣輪機能源工程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的工作經驗,具備航改燃氣輪機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
IET-9-1 | 無人飛行器實驗室(籌) | 飛行器總體設計 | 1 | YJ無人機總體設計 | 碩士及以上,掌握飛機總體設計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副高職稱、博士學歷、北京戶口者優先考慮 |
IET-9-2 | 無人飛行器實驗室(籌) | 飛行器結構設計 | 2 | FY無人機和YJ無人機結構設計 | 碩士及以上,具備飛機結構設計及分析能力,具備副高職稱、博士學歷、北京戶口者優先考慮 |
IET-9-3 | 無人飛行器實驗室(籌) | 飛行控制與仿真系統設計 | 2 | FY無人機和YJ無人機仿真試驗 | 碩士及以上,具備飛行器控制系統設計及仿真能力,具備副高職稱、博士學歷、北京戶口者優先考慮 |
IET-9-4 | 無人飛行器實驗室(籌) | 航空電子與電氣系統設計 | 2 | FY無人機及YJ無人機航電及電氣系統設計 | 碩士及以上,具備電子電氣系統設計分析能力,具備副高職稱、博士學歷、北京戶口者優先考慮 |
IET-9-5 | 無人飛行器實驗室(籌) |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 1 | FY無人機及YJ無人機測控系統總體設計 | 碩士及以上,具備機電系統設計分析能力,具備副高職稱、博士學歷、北京戶口者優先考慮 |
IET-10-1 | 新技術實驗室(籌) | 智能與增材制造技術研發 | 1 | 項目相關技術研究,實施及技術成果轉化; | 碩士及以上; |
IET-10-2 | 新技術實驗室(籌) | 復合材料工藝技術研究 | 1 | 項目相關工藝技術攻關,項目的實施及技術成果轉化 | 碩士及以上; |
IET-10-3 | 新技術實驗室(籌) | 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 | 1 | 項目相關技術研究,實施及技術成果轉化; | 博士學位,并有論文發表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具有較好的英文寫作能力和口語交流能力;能夠熟練使用至少一種編程語言 |
IET-10-4 | 新技術實驗室(籌) | 用于增材制造的復合材料工藝技術研究 | 1 | 項目相關工藝技術攻關,項目的實施及技術成果轉化 | 碩士及以上,有論文發表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具有較好的英文寫作能力和口語交流能力 |
IET-10-5 | 新技術實驗室(籌) | 航空航天燃燒動力學(助理研究員) | 1 | 開展航空航天燃料燃燒試驗和模擬 | 具有動力與工程熱物理或熱能工程專業博士學歷,具有燃燒診斷實驗和模擬經歷,英語CET-6。 |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