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始于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是一所傳統深厚的百年名校,現已發展成以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北師大天文系于1960年成立,是我國高校成立的第二個天文系,在天文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科普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為進一步提升天文系整體實力,適應學科發展需要,特面向海內外招聘2018年度“北師大天文系博士后”。
一,招聘崗位
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公開招聘“北師大天文系博士后”8-10名,工作地點:北太平莊校區
二,合作導師及研究方向
1)姜碧溈教授,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研究方向:星際塵埃和消光,演化晚期恒星星周包層;
2)付建寧教授,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研究方向:開普勒天區變星的研究;
3)仲佳勇教授,2013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2016年獲得基金委"國家優秀青年科研基金"支持。研究方向:實驗室天體物理;
4)夏俊卿教授,2012年入選中組部"國家青年人才",2014年獲得基金委"國家優秀青年科研基金"支持。研究方向:宇宙學理論模型研究和數值分析計算;天文大科學實驗數據處理和維象理論研究;
5)胡彬教授,2015年入選中組部"國家青年人才"。研究方向:宇宙大尺度結構形成理論和數據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及甚低頻引力波物理及相關數據分析。
6)曹周鍵教授,2016年獲得基金委"國家優秀青年科研基金"支持。研究方向:數值相對論與引力波天文學;
7)高鶴副教授,2017年獲得基金委"國家優秀青年科研基金"支持。研究方向:高能天體物理,引力波電磁對應體;
8)郭建鵬教授,研究方向:太陽風與火星的相互作用。
三,崗位職責
1)以科學研究為主,按計劃開展博士后研究任務;
2)根據需要申請博士后科學基金,基金委青年基金或博士后基金項目,或其他相近的省部級科研項目;
3)與合作導師共同承擔重要的科研課題項目,在國際主流刊物上發表學術文章;
4)根據院系安排,承擔一定的教學或學生管理工作。
四,任職條件
1)具有天文學或物理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國內外一流大學已畢業或即將畢業的博士生;年齡在32周歲以下,品學兼優,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具有優秀的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語寫作和表達能力;具有獨立工作能力,具有清晰的工作目標和規劃;
3)能夠保證在站期間全職在校工作,不招收在職人員;
4)近五年有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產出:主持省部級以上研究項目,并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主流SCI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原創性論文至少3篇。
五,薪酬待遇
達到進站標準的博士后研究人員,除了學校提供給符合A類標準博士后的每年5萬元稅前酬薪外,天文系和合作導師將分別提供5萬元和不少于8萬元的稅前酬薪,共計不少于18萬元每年(含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其他如戶口、社會保險、發表文章獎勵等相關待遇將按照國家和北京師范大學有關規定執行。
六、應聘程序
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按照個人申請、應聘資格審查、面試、體檢和公示等環節,擇優確定錄用名單。
七、應聘所需提交材料及提交時間
1)本人中英文簡歷一份,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未畢業者提交相關證明),三篇代表性論文(或其它研究成果證明),博士后研究計劃書(不少于1000字)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整理為一個PDF文件,文件命名為“姓名+應聘材料”。
2)請將電子版材料發送至郵箱:tianwen@bnu.edu.cn,主題請注明“應聘博士后+姓名+合作導師+中國博士人才網”;
3)面試和簽約時間將電話通知。
聯系人:張老師;聯系電話:010-58807841;聯系郵箱:linzhang@bnu.edu.cn
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
2018年4月30日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