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是中國心理學的發(fā)源地,其心理學教學與研究始于1902年創(chuàng)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薪盡火傳,經過百余年的發(fā)展,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科已成為我國心理學唯一的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在教育部歷次學科評估中均名列第一;在"精神病學與心理學"和"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兩大領域內均進入了國際學科評估指標ESI的全球前1%。2014年9月9日,習總書記專程視察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充分肯定了學部作為我國心理學的發(fā)源地,在引領我國心理學發(fā)展、服務國家建設方面所做的重大貢獻。
為進一步促進學科發(fā)展,推動國際一流學科建設,心理學部面向海外公開招聘優(yōu)秀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
一、招聘崗位
1.崗位類型:教學科研崗。
2.研究領域:基礎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測量學、教育心理與學校心理學、管理心理學、臨床與咨詢心理學。
二、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
1.從事本學科的教學、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及學科建設工作。
2.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實驗室建設、國際會議等學科相關事務。
三、選拔資格條件
1.C1層次拔尖人才
在境外著名高校擔任副教授職位者。
國內應聘者需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且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入選者,或教育部"長江青年學者"入選者。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5周歲。
2.C2層次拔尖人才
在境外知名高校擔任副教授職位者。
國內應聘者需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并符合下述各項遴選聘用條件2項: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排名第二到第五),二等獎獲得者(排名前兩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排名第二到第五),二等獎獲得者(排名前兩位);申報"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人才"青年項目、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或教育部"長江青年學者",進入最后一輪評審但未入選者;獲得心理學領域國內最高獎項或榮譽者或有潛力成為拔尖人才者。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0周歲。
3.D1層次骨干人才
在境外知名高校擔任助理教授職位者。
國內應聘人需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且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相當級別項目負責人,或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fā)表SSCI期刊論文至少6篇。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5周歲。
4.D2層次骨干人才:
在境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學位者,需以第一/通訊作者發(fā)表SSCI期刊論文至少3篇,或為我部心理學科建設或心理學應用急需的特殊人才。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1周歲。
在國內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學位者,需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并符合下述各項遴選聘用條件2項: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或獲得博士后基金資助;入選全國博管會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派出項目或香江學者項目;以第一/通訊作者發(fā)表SSCI期刊論文至少3篇;心理學智庫建設的骨干人才,心理學科建設或心理學應用急需的特殊人才。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1周歲。
四、聘用方式及薪酬待遇
1.C1、C2層次拔尖人才直接進入學校正式事業(yè)編制;實行協(xié)議年薪制(含基礎年薪和協(xié)議年薪);在京無住房者,可申請租住學校周轉房;提供人才專項補助經費和工作運行經費;解決子女入園入學。
2.D1層次骨干人才直接進入學校正式事業(yè)編制;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并參與學校和學部的年終績效獎勵分配;提供科研啟動經費;解決子女入園入學。
3.D2層次骨干人才實行師資博士后或人事代理制;按照國家、學校和學部相關規(guī)定提供相應待遇,并參與學校和學部的年終績效獎勵分配;提供科研啟動經費;解決子女入園入學。聘期考核合格,經學校批準后,轉為學校正式事業(yè)編制。
五、選拔方式
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按照個人申請、學部審核、用人單位評估與推薦、學校審核、校外同行專家第三方評審、學校人才人事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和公示等環(huán)節(jié),擇優(yōu)確定錄用名單。
六、應聘程序
1.應聘者電子郵件提交:個人詳細簡歷(學習、工作、論文發(fā)表、承擔科研項目、獲得的獎勵以及承擔的教學工作等)和受聘后擬開展工作的思路和預期目標。
2.入圍面試的應聘者需到學部進行面試。
3.初選合格后,應聘者需提供2名推薦者名單,由我部向其直接索取推薦信。
七、聯(lián)系方式
電子郵件:psyoffice@bnu.edu.cn
聯(lián)系人:劉虹雨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新街口外大街19號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
郵編:100875
電話:+86-10-58805302
心理學部
2018年4月30日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