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是在原中南工學院電氣工程系的基礎上于2000年10月組建而成的。學院現有教職工78人,專任教師60余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30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9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者6人。教師中有湖南省學科帶頭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7人,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1人。 學院下設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六個專業教學系;一個中心,即實驗中心;一個教研室,即 電工電子教研室,其中實驗中心為部省共建示范實驗室;三個研究所,即電氣工程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自動化與儀器儀表技術研究所、電氣自動化研究所。學院現有 物理電子學、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和電子與通信工程3個碩士點。現有本科學生1600余人、研究生72人。
電氣工程學院除承擔本院五個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性教學與兩個碩士點的研究生培養工作外,還承擔全校其它工科類專業的電工、電子技術類課程,以 及電工電子實習教學任務。學院擁有一個團結協作、克已奉公、敬業奉獻、開拓進取、充滿活的領導集體。幾年來,學院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院各方面的建設工作 也隨之同步發展。師資力量不斷增強,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穩步提高,學風建設取得明顯進步,本科生考研率逐年增加,研究生培養快速發展。近年來,我院教師主 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973”子課題2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國防預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攻關項目3項,省級其它科研項目24項;獲得了多項橫向科研課題,為地方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項4項,獲教研成果獎8項,其中省部級教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發表高水平論文500余篇,被EI、SC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90余篇,有多篇論文在國際專業學術會議上交流,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獲三等獎2項,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共獲全國一等獎2項,全國二等獎1項,湖南賽區一等獎9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
目前,全院教職工秉承“明德,博學,求是,致遠”的精神,團結奮斗,銳意進取,為電氣工程學院的教學和科研更上一個嶄新的臺階而努力工作。
需求計劃
系、室名稱 | 學科專業(方向) | 學歷/職稱 | 年齡 | 計劃數 | 崗位 | 備注 |
電氣工程系 | 電氣工程 | 博士 | 35歲以下 | 2 | 專任教師 | 本科為電氣電子類專業 |
電子工程系 |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物理電子學方向);光學工程(微納光子學) | 博士 | 30歲以下 | 2 | 專任教師 | 本科為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優先) |
自動化系 | 控制科學與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方向) | 博士 | 35歲以下 | 2 | 專任教師 | |
教授(或海外副教授及以上) | 45歲以下 | 1 | 專任教師 | 擬作學科帶頭人引進,要求具有博士學位,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與學術影響力,承擔過國家級研究項目。 | ||
通信工程系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博士 | 35歲以下 | 2 | 專任教師 | 本科為通信工程或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者優先 |
生物醫學工程系 | 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學信號處理或醫療儀器方向)、核技術及應用 | 博士 | 35歲以下 | 2 | 專任教師 | 本科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者優先 |
電工電子教學中心 | 電氣工程 | 博士 | 35歲以下 | 1 | 專任教師 | 有從事電力電子技術相關研究經歷者優先 |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 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碩士 | 40歲以下 | 2 | 實驗技術崗 | 本科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專業 |
聯系方式:
聯系人:
院長:王新林 13973407297
E-mail:wxl_ly000@aliyun.com
辦公室主任:龍潤生 13107046773
E-mail:nhlrs888@163.com
附件:南華大學應聘登記表.doc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