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門 簡 介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經過長時間發展已形成覆蓋電子信息領域的學科體系,成為了行業性區域性的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院現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3人、省部級突出貢獻專家13人;IEEEFellow3人,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獲得者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萬人計劃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人才1人,青年千人2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863首席科學家1人,IEEE杰出講師3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7人,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9人。 學院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學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個四川省重點一級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7個四川省重點二級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和原鐵道部重點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 學院現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點、5個工程碩士點、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9個本科專業和方向中,主干專業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 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五個行政系,擁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現代交通通信與傳感網絡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本科實踐教學國家級平臺——“軌道交通信息工程與技術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有無線通信與編碼(教育部外專局“111”引智基地)、制造業產業鏈云服務平臺技術和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安全(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高速光信息傳輸處理及傳感應用和信息編碼與傳輸(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制造業產業鏈協同與信息化支撐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交通信息工程(原鐵道部重點開放實驗室)和7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擁有云服務平臺技術(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軌道交通信息傳輸與處理技術和交通安全檢測與管控(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 |
|||||||
招聘崗位 | ||||||||
序號 | 崗位名稱 | 工作職責 | 應聘人員條件 | 招聘數量 | ||||
1 | 教學、科研 | 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1、優秀博士后出站人員及應屆的優秀博士畢業生; 2、有較強科研能力和一定教學經驗的具有海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及高級職稱的優秀在職人員 |
8 | ||||
招聘辦法及工作程序 | ||||||||
序號 | 招聘工作內容 | 起止時間 | 具體安排 | |||||
1 | 接收求職簡歷 | 自信息發布之日-2016年10月31日 | 求職人員通過電子郵件求職材料送交學院人事 | |||||
2 | 初審求職人員并匿名公示 | 收到材料即審 | 招聘工作小組對求職人員的基本材料進行初期審核,確認參加面試人員名單 | |||||
3 | 面試、試講、技能測試 | 視具體情況安排 | 根據信息學院招聘工作小組的電話或者郵件通知,應聘人員到指定地點參加面試,地點另行通知 | |||||
4 | 召開招聘工作小組會議 | 視具體情況安排 | 根據面試、筆試情況決定擬聘人員 | |||||
5 | 提交擬聘人選 | 名單擬定后上報 | 將擬聘人員基本情況及擬聘結果報學校人事處 | |||||
應聘方式及信息反饋 | ||||||||
1 | 應聘信息、資料投遞 |
聯系電話:028-66367465 電子郵件:jsjrs@swjt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 |
||||||
2 | 招聘信息截止時間 | 自信息發布之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 | ||||||
3 | 應聘人員信息反饋 | 應聘人員投遞資料概不退回。在接收求職簡歷時間截止后五日內,未收到招聘單位通知者,請自行聯系其他單位。 | ||||||
其他信息 | ||||||||
其它需要說明的信息:如招聘面試時間有變另行通知 |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