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學院(空天科學技術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7月,是電子科技大學為拓展航空航天科研領域、建設空間信息科學技術新學科、開展多學科融合型高水平科學研究和培養本碩博各層次高素質創新人才組建的研究型學院。
二、學科方向
學院以“信息+控制+AI—飛行器”為發展主線,建設“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設有“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和“航空航天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擁有覆蓋本碩博的完整培養體系,并設有博士后流動工作站。
三、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本科生317人,研究生516人(碩士研究生473人,博士研究生39人,來華留學研究生4人)。豐富的科研資源和本科人才培養特區工作為廣大同學成長成才提供了平臺,近年來,共計向航空航天部門、知名企業、民航、金融等相關行業輸送了近千名優秀畢業生,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100%。
四、科研平臺
學院堅持面向國際科學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結合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和國家對航空航天未來飛行器發展的戰略需求,定位學院科研工作特色為:理工融合,學(術)技(術)雙驅,信(息)控(制)結合,智能鑄魂,空天(系統)集成。學院成立了七個院級研究中心:智能GNC技術研究中心、新概念飛行器與力學研究中心、臨近空間飛行器技術研究中心、有效載荷技術研究中心、空間信息及運控新技術研究中心、無人機SLAM技術研究中心、高靈敏度探測技術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以飛行器集群智能感知與協同控制為主線,以力學+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為基礎,以信息+控制+AI+飛行器技術為支撐,圍繞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計算、智能網絡凝練科研方向。
以院級研究中心為支撐,學院成功申報并獲批“智能飛行器系統技術及應用”校級研究中心、“飛行器集群智能感知與協同控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近五年,學院共承擔各類項目共計428余項,實到科研經費約1.7億元;獲得省部級獎項3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9本;獲授權發明專利55件,其中,美國專利3件。
五、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93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次,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1人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5人次。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3人,副高40人,博士生導師14人,航空航天重大專項及863等領域國家級專家3人,以及30余位名譽、客座及協議教授。
六、擬招聘崗位及待遇
(一)教授/研究員
學科方向:控制、力學、人工智能、飛行器設計、信息
1、招聘人數:2
2、基本要求: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學術水平突出,具有發展潛力,年齡不超過40歲。
3、工作及生活條件:
1)提供科研啟動經費:工科20-40萬元;
2)提供安家費:10萬元;
3)提供購房補貼:25萬元。
(二)副教授/副研究員
學科方向:控制、力學、人工智能、飛行器設計、信息
1、招聘人數:2
2、基本要求: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學術水平突出,具有發展潛力,年齡不超過35歲。
3、工作及生活條件:
1)提供科研啟動經費:工科15-20萬元;
2)提供安家費:6萬元;
3)提供購房補貼:10萬元。
(三)講師/助理研究員
學科方向:控制、力學、人工智能、飛行器設計、信息
1、招聘人數:2
2、基本要求: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學術水平突出,具有發展潛力,年齡不超過35歲。
3、工作及生活條件:
1)提供科研啟動經費:工科10-15萬元;
2)提供安家費:2萬元;
3)兩年內提供過渡性住房一套。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汪老師
電話:028-61831882
郵箱:sijingw@uestc.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畢業院校+本人姓名 )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