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坐落于中國(綿陽)科技城,是國家重點建設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學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學校擁有首批國家大學科技園。校園占地4088畝,校舍建筑面積近115萬平方米。現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專科學生、外國留學生3.4萬余人,設有國防科技學院等17個學院(部),在工學、理學等10大學科門類,有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后流動站,4個學科方向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獨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有四川省“雙一流”建設學科(群)2個、省級優勢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有國防科工局批準的國防基礎學科1個、國防特色學科方向5個;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共建)、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從董事單位等聘任院士13人,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四川省人才”人選、四川省教學名師等160余人次。有“核廢物環境下的生物效應”國家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碳納米材料”和“特種高分子”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團隊,以及“光電檢測技術與研究”等10個四川省教育廳創新團隊。有“軍民融合研究”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近年來,學校完成了多項國家重大專項、“973”“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儀器專項、國防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勵110多項。學校在最新自然指數中國內地高校TOP200的排名中位列第106名。
一、招錄條件
1、申請人應具有博士學位且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的人員,特別優秀人員年齡可適當放寬。申請從事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工作人員,獲博士學位年限不受限制。
2、在站期間能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職人員不在原單位聘崗工作。
3、具有與合作導師研究方向相關的專業背景;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較好的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
4、除本校與校外工作站聯合培養的企業博士后外,在本校攻讀并獲博士學位的申請人不得進入授予其博士學位的同一個一級學科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5、本校在職職工申請進站基本條件:主持國家級項目,或獲得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二、招錄待遇
1、師資博士后:實行年薪制,學校以協議的方式明確工作職責和待遇,20萬元/年+工作經費5萬+高水平學術成果獎勵;學校免費提供博士后公寓,期限為2年;師資博士后人員按期出站可直接考核入編。
2、博士后:實行年薪制,學校以協議的方式明確工作職責和待遇,15萬元/年+工作經費5萬+高水平學術成果獎勵;學校免費提供博士后公寓,期限為2年;
3、博士后工作期間,學校為在綿無住房的博士后人員提供住房供居住(免租金)。
4、博士后在站期間可參加學校職稱評審。
三、申請博士后的材料要求
申請作為我校博士后研究的人員,應向我校博士后流動站管理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請,并在中國博士后網站(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進行網上申報,填寫相關材料并提交西南科技大學博士后管理辦公室:
(1)《博士后進站申請表》(一式4份);
(2)《專家推薦信》(2位專家,一式4份)(留學博士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封國外的導師或科研項目負責人、教授、專家的推薦信);
(3)《博士后進站審核表》(4份);
(4)《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站單位學術部門考核意見表》(4份);
(5)身份證(或護照和簽證)復印件(4份);
(6)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或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復印件及學位辦公室的證明(進站時尚未取得博士學位的博士后進站半年之內必須向博士后工作辦公室提交博士學位證書和博士畢業證書復印件各一份,否則以未獲得博士學位處理)。
四、合作導師及合作研究方向
五、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西南科技大學博士后管理辦公室
聯系人:彭老師
聯系電話:0816-6089093
聯系郵箱:swustpostdoctor@swust.edu.cn
材料郵寄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青龍大道59號西南科技大學行政樓3-20(621010)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