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簡介
研究院簡介:
南京大學現代生物研究院,簡稱"現代生物院"(Institute of Modern Bi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IMB),成立于2020年7月,位于六朝古都南京。現代生物院聚焦于創新型生物醫學前沿基礎研究,鼓勵和支持開拓性、系統性的科學探索,致力成為擁有一批國際公認學術權威和"學者型研究環境"的國際一流生物醫學研究中心。
PI及課題組介紹:
王剛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18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學位,隨后于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繼續工作,并于2019年前往哈佛大學醫學院,加入國際知名T細胞生物學家Diane Mathis與Christophe Benoist實驗室開展博士后研究。2025年起,王教授加盟南京大學現代生物研究院,創立"免疫代謝疾病中組織免疫-基質細胞互作研究" 實驗室。
王剛教授的研究專注于組織駐留免疫細胞、組織特異性基質細胞(stromal cells)和干細胞在維持生理穩態、組織修復以及代謝調控中的功能及機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1、Tregs調控脂肪組織代謝穩態的機制;2、基于Tregs的代謝疾病干預新策略;3、Tregs介導腸道菌群影響組織修復的新機制。迄今為止,王教授以第一或共同作者在Immunity,EMBO Journal,Developmental Cell,Cell Metabolism,Cell Host & Microbe,PNAS等國際頂尖/一流期刊發表論文15篇。其研究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和公眾媒體的廣泛關注,并獲得EMBO Journal,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等期刊的專題評論,同時并被多家國際、國內媒體報道。王教授現為Frontiers in Immunology特邀編輯。
王剛教授的實驗室運用單細胞測序、多組學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等技術,結合小鼠模型以及患者樣本,主要專注于組織中免疫-基質細胞互作在以下方面的研究:
1.代謝疾病和代謝紊亂:研究脂肪組織駐留的免疫細胞與基質細胞互作在肥胖、腫瘤惡病質等代謝疾病中的作用,揭示其在代謝紊亂中的分子機制。
2.自身免疫疾病:深入研究T細胞和組織特異性基質細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中臟器受累的作用及潛在治療靶點。
3.腸道菌群和代謝物:探索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通過脂肪組織中的免疫和基質細胞影響代謝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的機制。
聯系郵箱:nju wanggang@nju.edu.cn
代表性論文(*Co-first author)
1. Wang, G., Muñoz-Rojas, A.R., Spallanzani R.G., Franklin R.A., Benoist, C., and Mathis, D. (2024) Adipose-tissue regulatory T cells promote metabolic health by restraining differentiation of adipocytes from stromal precursors. Immunity 57, 1345–1359.
2. Muñoz-Rojas, A.R., Wang, G., Benoist, C., and Mathis, D. (2024). Adipose-tissue regulatory T cells are a consortium of subtypes that evolves with age and die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 e2320602121. 10.1073/pnas.2320602121.
3. Hanna, B.S., Wang, G., Galván-Peña, S., Mann, A.O., Ramirez, R.N., Muñoz-Rojas, A.R., Smith, K., Wan, M., Benoist, C., and Mathis, D. (2023). The gut microbiota promotes distal tissue regeneration via RORγ+ regulatory T cell emissaries. Immunity 56, 829–846.
4. Han, L., Wang, G., Zhou, S., Situ, C., He, Z., Li, Y., Qiu, Y., Huang, Y., Xu, A., and Ong, M.T.Y. (2022). Muscle satellite cells are impaired in type 2 diabetic mice by elevated extracellular adenosine. Cell Reports 39.
5. Li, C., Wang, G., Sivasami, P., Ramirez, R.N., Zhang, Y., Benoist, C., and Mathis, D. (2021). Interferon-α-producing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drive the loss of adipose tissue regulatory T cells during obesity. Cell metabolism 33, 1610–1623.
6. Wang, G., Zhu, H., Situ, C., Han, L., Yu, Y., Cheung, T.H., Liu, K., and Wu, Z. (2018). p110α of PI3K is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quiescence exit in adult muscle satellite cells. The EMBO Journal, e98239. 10.15252/embj.201798239.
7. An, Y.*, Wang, G.*, Diao, Y.*, Long, Y., Fu, X., Weng, M., Zhou, L., Sun, K., Cheung, T.H., Ip, N.Y., et al. (2017). A Molecular Switch Regulating Cell Fate Choice between Muscle Progenitor Cells and Brown Adipocytes. Developmental Cell 41, 382-391.e5. 10.1016/j.devcel.2017.04.012.
招聘崗位與薪資待遇
1. 崗位要求:
1)在生命科學領域已取得博士學位,具有免疫學/代謝生理病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相關方向的研究背景(副研究員需具有免疫學/代謝生理病理學/生物信息學相關博士后研究經歷);受過良好的科研訓練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重要刊物上發表過論文;具有動物實驗、免疫與代謝調控或生物信息學相關研究經驗者優先。
2)具有獨立開展科研項目的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扎實;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聽說讀寫能力。
3)具有獨立申請基金的經歷,并參與實驗室的項目申請;
4)嚴謹,對科研充滿熱情,善于交流溝通,富有團隊合作精神。
2. 薪酬福利:
根據南京大學相關規定及申請人能力,實驗室將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科研條件,并全力支持和推薦申請各種基金與博士后項目。博士后人事、保險、福利等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相關規定,以及南京大學的相關規章制度執行,享受學校職工同等福利待遇以及公寓或住房補貼。
申請材料
應聘者請將個人簡歷(含學習工作經歷、實驗技能等),并附相關學位學歷證明(中,英文不限),代表性論文首頁及其他能突出自己才能的材料發送至電子郵箱njuwanggang@nju.edu.cn,郵件標題請注明"申請崗位-本人姓名"。應聘材料將予以嚴格保密,不予退還。通過初審者,我們會盡快安排面試。期待您的加盟。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