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論點 > 十九大代表:凝聚起創新人才“強磁場”

關注微信

十九大代表:凝聚起創新人才“強磁場”

時間:2017-10-25來1源:科技日報 作者:劉莉 操秀英

  “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

正如總書記所說,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多位十九大代表表示,科技強國建設需要凝聚起創新人才的“強磁場”。

創新事業引來“海歸潮”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點贊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首席科學家是國家“人才”專家潘建偉。

近些年來,我國通過“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對國家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實現精準引進。在細胞凋亡研究中全球領先的施一公、因拓撲絕緣理論享譽世界的張首晟、研發出我國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靶向抗癌藥的丁列明……新一輪“海歸潮”引來大批人才,引領中國在多個科研領域躋身世界前列。

十九大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介紹了一組數據:“中組部的‘青年人才’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評審。去年申報量比前年增加了30%,今年申報量達到了3550人,比去年又增加15%左右,申報人員的水平也都比較高。”

越來越多高層次創新人才歸國與各種引才政策密不可分。十九大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提出“四個率先”的要求后,中科院根據指示出臺了“率先行動計劃”。其中的人才專項就是根據“率先行動計劃”引進各類急需人才,包括科技帥才、領軍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中科院為這些人才提供好的實驗條件、配備助手,并在子女入學、醫療等方面提供盡可能的幫助。

關鍵人才穩得住

十九大代表、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模式室主任吳統文感受較深的是以重大工程創新平臺留住人才。吳統文說,近年來,國家實施了系列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導向的重大戰略工程,培養了一批骨干人才。他以氣象領域為例:“氣候模式這方面‘十二五’以前基本沒有大的項目支持,‘十二五’期間973計劃支持了高分辨率氣候系統模式的研制工作,‘十三五’則支持了更多,科研人員擁有了更大空間和平臺。我的體會是,只要是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就不用太擔心沒有項目、經費。”

除此以外,近幾年我國出臺系列政策,打造優良的環境凝聚創新人才。從改革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到科技成果轉化“三部曲”,再到《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出臺,給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推動形成體現增加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極大增強了科研人員的“獲得感”。

未來人才育得出

白春禮認為培養研究生和本科生也是建設“人才高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才強國’,這就包括培養一大批適應創新需求的人才,研究生培養尤其是自然科學理工科研究生培養,毫無疑問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也是‘人才強國’建設的需要。”

他介紹說,中科院一直重視青年人才的培養。以中國科學院大學為例,目前這所大學有4.6萬名研究生。4年前這所大學開始招收本科生,“每位本科生都有一位院士或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當他的導師,大學期間可到哈佛、麻省理工這些國際上最好的學校學習一年,經費由學校來出。”

十九大代表、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院士也為“人才強國”納入十九大報告感到鼓舞。“下一步我們學校將搭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機制,分層面多領域進行規模式培養,努力提升創新人才科研水平。”他說。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3日電)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